編者前言
因為人類生活與生產而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正逐漸自食惡果。有些是看得見的危難,如極端氣候造成的自然災害等級愈來愈強、次數也愈來愈頻繁,或是島嶼小國正因海平面上升而國土沉淪。但也有一些是悄悄正在進行,人們不一定 清楚感受得到的變化,例如航空旅運,其飛安風險、飛行與營運成本都增加的事情是「現在進行式」。美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是一個分析和報導氣候科學的非營利新聞機構。這個由科學家和科學記者組成的組織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進行科學研究,並製作多媒體內容通過其網站和合作媒體夥伴分發。該機構在2023年12月發布一項氣候變遷正在衝擊航空旅運(Climate Change is Disrupting Air Travel)的報告,我將之翻譯如下,請參考。
主要概念
- 航空燃燒化石燃料會導致全球變暖,而由此引起的升溫正在擾亂空中旅行。
- 由上升的海平面和風暴潮引起的洪水威脅著沿海機場的通行和運營。
- 更極端的天氣事件、更溫暖的空氣溫度以及噴射氣流的變化也可能擾亂空中旅行並增加飛行風險。
2022年,有9.17億乘客搭乘了超過1,500萬次美國航班 —— 平均每天超過4萬2千次航班。
而為全球航空旅行和機場運營燃燒的化石燃料則造成碳污染,加劇了全球暖化。在2022年,全球航空旅行排放超過7億8千萬噸二氧化碳,占當年全球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約2%。航空業的排碳量已經在1966年至2018年間穩步增長了四倍。
航空旅行不僅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而由此帶動的地球升溫也正對空中旅行產生了新的和不斷增加的挑戰。
當前,美國75%以上的航班由於天候因素導致延誤。而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沿海洪水和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機率,更多航班可能會因天氣原因而延誤。氣溫升高還可能增加飛行中的顛簸。
氣候變化擾亂空中旅行的五種方式:
-
沿海機場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的威脅
由人類造成的升溫導致海平面上升,加劇了正常高潮和沿海風暴發生時的洪水;由於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影響到美國許多城市的更大範圍。
一些美國城市和外國的主要機場的跑道由於沿海洪水,特別是在強烈風暴之後,面臨關閉、延誤和損壞的風險。如果通往機場的道路被淹沒,乘客和員工的通行也可能受到影響。
-
高溫可能影響飛機的載重能力且限制起飛
熱空氣比涼空氣稀薄。因此,地表更高的溫度使得飛機更難獲得足夠的起飛升力。
因此,更高的溫度可能必須限制飛機起飛時的重量——意味著較少的乘客和減少的行李、貨物和燃油載重能力。而在某些情況下,飛機可能需要更長的跑道距離才能產生足夠的升力。
-
氣候變化增加了飛行中雷擊的風險
在美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在東部,嚴重風暴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一項研究預測,隨著全球變暖每升高1攝氏度(1.8華氏度),美國的年均雷擊次數可能增加12%。
雷擊可能會損壞大型商用飛機上的電氣系統和設備。平均每年有一到兩次雷擊打到一架客機。在雷擊後,飛機需要進行檢查和維修,這會導致其停飛並造成商機延誤。
-
噴射氣流的變化可能意味著往返航程時間更長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觀察到噴射氣流(在高空大氣中沿著熱冷空氣邊界從西向東移動的狹窄強風帶)的變化。這些觀察對全球暖化帶來氣流變化的影響尚未完全瞭解。
研究顯示,風向變化可能會影響北半球的旅行時間——將使西向飛行時間更長,但也加快東向飛行時間。這些變化可能會影響航線規劃、排班和燃料消耗。
-
噴射氣流風切的增加導致更多危險的亂流
觀察到噴射氣流變化之一包括在飛行巡航高度有更強的風切,這將在飛行過程中增加亂流發生的機會。
有一種「晴空亂流」無法被飛行員看到或被雷達偵測到。晴空亂流更有可能在冬季發生。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1979年至2020年間,美國的嚴重晴空亂流增加了41%——並且預計由於氣候變遷而進一步增加。
飛行的未來
現在努力減少空中旅運的溫室氣體排放對於限制地球升溫至關重要。但即使迅速削減碳排放,氣溫上升帶來的一些後果也是不可避免的。
航空業面臨著需要調整空中旅行方式來適應變暖的世界,以保護乘客和員工,並控制成本。
包括海堤或其他沿海防禦作為在內的調適措施可以幫助保護現有機場免受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的影響,但這些措施可能既昂貴又複雜。舊金山機場的海岸線保護計畫( The Shoreline Protection Program at San Francisco Airport)就是美國機場建立強化氣候適應性的案例。
在特別炎熱的地區或夏季期間,機場可能只選擇在一天中較涼爽的時段安排航班,以減輕熱效應,並可能的需要擴建跑道,以提供更長的起飛距離。
原文網址:https://www.climatecentral.org/climate-matters/climate-change-is-disrupting-air-travel-2023
後記:
大韓航空宣布,從2024年8月15日起,不再對經濟艙的旅客提供泡麵。這是因為從2019年以來,飛機遇到亂流的頻率倍增,加上經濟艙走道狹小,且座位較靠近,泡麵中的熱水,恐怕會增加燒燙傷意外的發生。(來源:TBV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8-P-em5G4)
國際民航組織(ICAO)因應亂流事故增加
法媒L’Usine Nouvelle本(8)月28日報導報導,為因應近期亂流事故攀升,國際民航組織(ICAO)本月加拿大蒙特婁(Montréal)舉行第14屆航空導航會議期間,日本、新加坡與韓國等航空公司,呼籲儘速採取合宜措施,以降低風險。ICAO報告指出,40%民航事故因極端天候之亂流引起,新加坡航空、卡達航空、歐洲航空等近期均遭遇亂流傷亡之災害事件。
報導指出,氣候變遷造成更多風切(wind shear)產生,自1979年以來北大西洋上方已增加15%左右,係亂流主要因素之一,為精準掌握氣候條件,航空業界將聯合進行氣候研究,並儘速普及數位模型運用,飛機機翼亦將採用更多新型預警設備,如雷射感測器等,此外,ICAO呼籲各國改善空中交通管制設備現代化;並強化各國航空公司之資訊共享與交換,俾機隊避開危險飛航區域。
資料來源:Face aux turbulences, le secteur aérien fomente une riposte collective (usinenouvelle)
延伸閱讀:
世界氣象組織《2024年全球氣候報告》摘要-可當環境教育素材
氣候變遷效應:2023年是氣候新紀錄年(中英對照、有報告可下載)
2020至2024年這五年中,地球將可能再創高溫紀錄(中英對照)
2019年氣候統計及30秒看地球140年逐漸發燒狀況(影片、圖片、數據)
北極冰況消融危機持續惡化-2018北極報告摘要(影片、相片、數據)-中英對照
Alaska salmon woes, extreme precipitation, tundra shrub growth part of Arctic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