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解說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俗名誤稱學名

 

感謝江某(江德賢)老師審閱本文 

有一篇文章介紹鯨鯊,文中一段寫著「大憨鯊的學名叫作鯨鯊,是一種如鯨魚般大的鯊魚……」,這裡有一個很大錯誤,也是一般解說員在講解自然生態時最常出現的錯誤,就是將「俗名」誤稱為「學名」。大憨鯊是俗名,鯨鯊也是俗名,牠還有其他俗名如鯨鮫、豆腐鯊,Rhincodon typus才是牠的學名。(學名寫出來的時候要斜體)

我們在野外進行生態旅遊,聽解說員介紹高山植物時,說這棵樹的學名叫「紅檜」,俗名就是我們稱的「薄皮仔」,我一聽就昏倒,哪ㄟ安捏!

什麼是俗名?什麼是學名?台灣生態解說錯誤排行第一名的就是「俗名」「學名」不分!

我先用一個不是很貼切但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說明,就用我的名字「賴鵬智」吧。在身分證上、護照上我登記的「正式名字」叫作「賴鵬智」,全世界走到哪裡只要認得中文的,都可以直接叫出我的「正式名字」,而且我也知道一定是在叫我(假設實務上世界沒有跟我同姓同名者),這全球獨一、專屬我一人的名字就是我的「學名」。至於從小到大(喔,現在應該說從小到初老)不同時期在不同生活、學習、工作場域就會有人用不同的綽號、小名來叫我,例如賴鳥、賴Bird、小賴、老賴、Bird……,這些「非正式」但知道是在叫我的名字,就是我的「俗名」(或「別名」),這俗名也可能是其他人的俗名,因為他也姓賴,名字也有「鵬」這個字,但「正式名字」就不一樣了。

回歸到生物名稱上的學名、俗名之意義探討。同一個物種在世界各地因為語言不同、利用不同、認知不同而會有不同的名稱出現,例如有一種鳥在台灣叫作「黑面琵鷺」,在大陸叫「黑臉琵鷺」,英文則稱之為「Black-faced Spoonbill」,日本人叫牠「クロツラヘラサギ」,其實指的都是同一種鳥。但因為語言與地理的隔閡,當一群人湊在一起講一隻鳥的「在地名字」時,彼此卻不知道講的是同一隻鳥,於是為了統一全世界同一個物種的「正式名字」,無論在世界各地用何種語言,看到這名字就知道指的是哪一種生物,也可對應到在地的名稱(如果當地有分布的話),這「全世界統一且唯一」的正式名稱就是「學名」,而且一定是以拉丁文表示。於是黑面琵鷺雖然在各地有不同名稱(例如在台灣除了「黑面琵鷺」,也有人以閩南語稱之為「黑面撓坏(ㄌㄚˇ ㄅㄨㄟ)」、「飯匙鵝」……等),但全世界就一個統一的「正式名稱」,那就是以拉丁文呈現的「學名」為Platalea minor

不過,有很多的學名並不是真正的「拉丁文」,而是「拉丁化」的文字,也就是用字母拼成「像拉丁文」的文字,而真正的拉丁文裡頭不見得有這個字。例如「台灣杉」是全球唯一以「台灣」當屬名的植物,它的學名是Taiwania cryptomerioidesTaiwania即為拉丁化的字。

俗名是各地居民對物種認知而取的「在地名稱」,這名稱也非唯一,有以在地方言叫的,有用統一文字呈現的,不一而足。所以同一個物種在台灣(或大陸、香港)用中文表示的,都叫作「俗名」,例如台灣百合也叫野百合、高砂百合、山蒜頭等,這些都是「俗名」(或「別名」)。在俗名中選一個通用、大家認知比較清楚的名字作為該物種的中文代表名稱,可以稱為「中文名」,所以「台灣百合」可以說是「俗名」,也可以說是「中文名」。不過相當多物種中文名在台灣、大陸、香港等地也都不同,所以最終還是以「學名」來確認講的是不是同一個物種。

「黑面琵鷺」是台灣用的「俗名」,也是台灣用的「中文名」,大陸用的俗名與中文名就是「黑臉琵鷺」,日本叫的俗名及日文名就是「クロツラヘラサギ」,而通用的英文名則是「Black-faced Spoonbill」,這些統統是「俗名」,絕不能稱為「學名」。

再如在地名稱無論稱「紅檜」、「薄皮仔」、「松蘿」(這也有別的植物如此稱名)、「台灣花柏」「松梧」、「水古杉」……,或是英文叫它「Taiwan red cypress」、「Taiwan red cedar」,這些都是每一個地方用不同語言、文字稱謂的「俗名」,在世界上唯一的「學名」是以拉丁文呈現的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俗名因為是各地對某物種的稱呼,於是有可能A地叫的名稱與B地叫的名稱相同,指的卻是不同物種,就像台灣稱花生為「土豆」,大陸稱「土豆」的卻是「馬鈴薯」。而同一物種在不同地方也會有不同稱法,如台灣稱一種水果叫作「西洋梨」,大陸叫的是「香梨」(應該是從西洋梨快念而得)。有一種樹木叫「黃槿」,以前鄉下居民拿它的葉子包粿,所以稱之為「粿葉樹」。而一種菊科植物中文名「冬青菊」,其他俗名有「鯽魚膽」、「臭茄苳」、「臭屎茄萣」……,因為枝條脆弱易斷,折斷時聲音清脆,於是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周邊聚落的人稱之為「脆枝仔」,別地的人可能就不知道「脆枝仔」指的是「冬青菊」。所以講俗名不見得能讓不同地區的人理解是在講同一物種或不同物種,因此需要「學名」來統一認知。

不過學名用拉丁文表示,除非是生物方面本科的學習者或學者,才須學習並懂得某一些生物的學名及其念法,我們一般大眾是根本不識得也不念得的,所以也不必費心在「學名」這事兒上。只是現在知道俗名、中文名、英文名、日文名、學名的區別後,以後在解說時,就不要說那動物的學名叫作石虎,而只要說牠的名字叫石虎,或是牠的中文名叫石虎,或是牠的俗名叫石虎,不要再讓聽講的遊客學到錯誤的生態學基本認知就好。

至於學名為何一定要用拉丁文表示及其命名法,非本文討論重點,此處略過不談。 

一位生態作家也犯同樣的錯誤,把中文名誤為學名。假酸漿、角桐草、山棕、黃藤都是「中文名」(或「俗名」),不能稱作「學名」,更不是「中文學名」。

 連臺灣大學製作的解說牌都會將中文名(俗名)錯稱為學名,誤人子弟!

 地方解說最常出現的錯誤就是將俗名錯稱為學名。

延伸閱讀  

再談將俗名錯稱學名及解說植物藥用問題 

賴鵬智談導覽解說要顧及環境教育(影片)

坪林解說員餵魚是嚴重錯誤行為

植物藥用不可講

生態旅遊操作實務注意事項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