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12/12-烏干達畢鉤蒂村

我們團隊於2012年接受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執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廣輔導計畫」,為了瞭解國外生態旅遊思潮及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現況,除了參照團隊成員本身在國外參訪的經驗,也努力在網路上搜尋案例,作為執行計畫時的參考。

我們將搜尋資料分為二部分,一部分是國際生態旅遊學術報告,著重在近十年來的生態旅遊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這部分請暨南大學休閒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永平老師主導並主筆;另一部分是找尋各大洲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實例,有相關主管單位、所在地區參與單位、社區人文、地理、環境、生態、生態旅遊發展歷程、相關機制、行銷、問題……等內容可供本案參考的優先選擇,這部分由兼任助理賴儀宣小姐負責搜尋並翻譯。

這些辛苦蒐集又具參考價值的資料值得分享給關心與推展生態旅遊的各界先進,因為篇幅長,分為12篇分次刊登,第一篇:前言、第二篇:國際上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的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摘要、第三篇至第十二篇是單一的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敬請參閱並指教。

第十二篇: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 

Case 10 :烏干達畢鉤蒂村(Bigodi Village

u  位置

畢鉤蒂村落位於非洲烏干達西邊的基巴萊國家公園(Kibale Forest National Park)附近。前往畢鉤蒂村落可先搭飛機至烏干達位於舊首都恩德培的國際機場,約1小時車程前往首都坎帕拉後,沿公路A109往西前往烏干達西部的小鎮波特爾堡(Fort Portal)(需4~5小時,大部分為良好路面的公路),再往南往馬巴拉拉鎮(Mbarara)方向道路(土路)約35公里處,有公共交通工具可達附近的肯陽楚(Kanyanchu)遊客中心。 

畢鉤蒂村位置圖畢鉤蒂村位置圖(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u  生態旅遊資源

畢鉤蒂濕地保護區位於瑪鉤倍(Magombe)濕地,是基巴萊國家公園森林區主要的生態旅遊景點。長度約8公里,主要是長滿莎草的沼澤地,範圍不大但卻有超過200種以上的鳥類、8種靈長類在此生活,是連結基巴萊國家公園內不同區域重要的野生動物廊道。主要由基巴萊鄉村與環境發展協會(Kibale Association for Rur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KAFRED)運作。

可以見到的靈長類包含黑白疣猴、紅疣猴、狒狒、灰頰猴、藍猴、草原猴、白腮猴。濕地能見到稀有的藍蕉鵑(great blue turaco)、多種不同的鶯和翠鳥,以及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冠鷹雕(Crowned Hawk-eagle)、非洲灰鸚鵡(African Grey Parrot)、灰冠鶴(Grey Crowned Crane)、穆氏黑鵙(Papyrus Gonolek)。

u  遊程

畢鉤蒂的生態旅遊活動大致上分為沼澤濕地和部落的步行導覽活動。沼澤的導覽活動是由當地受訓過的導覽人員帶遊客走鋪好的步道穿過沼澤濕地,可以近距離觀察鳥類和靈長類動物。

部落導覽是希望讓遊客能瞭解部落傳統生活的意義,活動包括參觀小學、教堂、傳統民俗療法、瞭解部落文化中女人的角色、傳統祭儀,和為何部落中同時有兩種族的故事(1950年代,烏干達西南地區的巴其咖族(Bakiga)移民到巴圖魯族(Batooro)的畢鉤蒂部落)。目前正在研發評估遊客到部落居民家住宿體驗的活動。

 

畢鉤蒂村落-1 畢鉤蒂村落-2畢鉤蒂村落https://www.bigodi-tourism.org/

u  生態旅遊發展過程

1990年代之前,基巴萊國家公園主要作為黑猩猩的研究基地,並無旅遊活動。當黑猩猩數量逐漸增多後,遊客開始前來,因此在1991年時,肯陽楚(Kanyanchu)附近設了遊客服務中心,從美國和英國來的志工到此服務,其中有位志工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旅遊活動,畢鉤蒂村為因應遊客的需求,開始建立組織發展生態旅遊。

1992年成立基巴萊鄉村與環境發展協會(KAFRED),這是在烏干達註冊的正式社區組織,目的是為了保護周邊保護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社區能從旅遊和商業中獲益。由一位美國和平組織(American Peace Corps)的志工馬克‧努南(Mark Noonan)和六個社區居民一同創立。如今已成長到有81個會員,還有相關的團體:例如畢鉤蒂婦女團體有40個會員,畢鉤蒂花生奶油製作團體有8個會員等。目前由創始人之一John Tinka擔任專案經理。協會宗旨保護當地環境,增進健康、教育和經濟成長。協會用藍蕉鵑(great blue turaco)作為標誌,這也是附近能欣賞到的主要鳥種之一。在1995年,政府明訂畢鉤蒂村依法負責管理此濕地保護區。這個協會的主要收入用於支持畢鉤蒂中學和相關的社區計畫,讓當地的孩童不用到距離40公里遠的佛波托才能上中學課程。這個協會也是基巴萊森林保育教育聯盟組織(The Kibale Forest Coalition for Conservation Education)的成員之一。目前此協會直接雇用了11個辦公室工作人員和導覽人員,並在中學雇用20位教師和職員。

其中畢鉤蒂婦女團體由Betty Tinka領導,有40個具投票權的會員和150個編織女工,他們使用對環境友善且永續的材料、染料和方式,像是棕櫚葉、香蕉纖維、椰子纖維等,編織籃子、草蓆、袋子等。他們的編織品在濕地保護區辦公室的畢鉤蒂交易中心、或是在基巴萊國家公園肯陽楚(Kanyanchu)遊客服務中心販賣,或透過出口賣往世界各地,其中10%的收入提供給社區計畫,包含托兒所、國小、愛滋嬰兒照顧和關懷社區弱勢族群,並且持續進行環境教育,帶領學生進行田野旅行,撰寫具有環保意涵的歌謠教導學生,提升他們對環境和社區的環保意識。在畢鉤蒂原住民巴圖魯族的語言中,並沒有環境保育這樣的字彙,因此透過學校教育讓社區能夠瞭解參與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此協會不斷投注經費和人力在社區中小學的環境教育的原因。

過去在當地造成生物多樣性衝擊最主要原因,是由於居民侵佔使用而造成濕地面積的減少,因此保育的第一步,就是保護濕地的邊緣地帶。協會針對居住濕地邊緣的農戶提供了貸款計畫,這些農戶因為地處保護區邊緣,將直接受到保護區內居住生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對於農作物和財產的侵害,而他們又能直接協助保護和監測保護區狀況。在2005年時,他們選出了委員會管理這個免利息的貸款計畫,鼓勵這些居民能轉作不影響濕地生態又能提高收入的工作,目前已有90個家庭受惠。另外針對濕地邊緣土地利用,社區居民也訂定木材採集、水果採集和放牧的規範,並彼此約束嚴格遵守。更進一步,過去因為對於木材的需求,社區居民大量種植原產於澳洲的桉樹,因為材質良好、生長迅速,全世界許多熱帶國家皆引進大量種植。其生長速度快,可以經由光合作用蓄存大量碳元素,所以成為碳排放交易中的重要角色。但在畢鉤蒂村,他們發現桉樹會吸收大量土壤水分,且讓土壤酸化,造成原生植物難以生存,於是在2008年,他們大量砍伐桉樹,當地的環境官員並提供居民購買原生樹種的補助金,鼓勵居民改種原生樹種。他們也和基巴萊木柴燃料計畫(Kibale Fuel Wood Project)合作,鼓勵種植生長快速卻能肥沃地土的原生豆科植物印度田菁作為燃料,且引進更有效率的火爐,減少對木材的需求。

過去對於濕地內的物種只有零星的少許研究,烏干達馬凱雷雷(Makerere)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指導畢鉤蒂社區的導覽人員,進行步道及規劃中的第二條步道的物種監測,主要針對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保育物種,研究人類活動對它們造成的影響。另外關於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衝突,也是持續須要解決的問題。協會鼓勵居民儘量用傳統方式,例如栽種有刺的植物,防止靈長類動物前來破壞農作物,挖壕溝阻止大象的入侵,減少使用毒藥傷害野生動物。

但此協會並非成立後一帆風順,曾經因為計畫興建中學的土地為教堂所有,而導致宗教和種族間的紛爭,以致於計畫和貸款停滯,往後基巴萊鄉村與環境發展協會在執行社區建設的計畫時,會避免使用某一種族或宗教的用地,謹慎注意計畫內容不偏頗以免引起紛爭。並且在會員中力邀各種族宗教都有代表人參與,以維持協會在執行社區工作時能順利進行。

另外基巴萊鄉村與環境發展協會每年會舉辦大型餐會,讓當地人若心有不滿,能藉此得到補償,事實上這也是基於當地文化中,在一起吃一頓飯,離開餐桌後就不再互為敵人的傳統,這樣融合傳統文化的方式讓社區的關係融洽,也成為當地年度盛事。因為協會的努力和永續經營,讓他們不但在2004年時首度獲得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赤道倡議獎,在2010後再度獲得該獎項。

基巴萊鄉村與環境發展協會和其他曾在1995年參與過烏干達國家公園周邊社區工作坊的單位,於1998成立烏干達社區旅遊協會(Uganda Community Tourism Association),倡議將這種社區居民自行計畫、決定和執行的社區旅遊計畫提升到國家等級。而烏干達社區旅遊協會也成功的在2003年影響烏干達政府的旅遊政策能更著重於社區計畫,他們參與了國家旅遊立法的計畫委員會,並且參與擬訂烏干達旅遊政策的草案。

在未來的計畫中,基巴萊鄉村與環境發展協會希望能減少生態旅遊收入佔協會收入的比重,目前約佔90%,過度依賴旅遊業也會造成協會永續營運的問題,例如在1999-2001年,因為烏干達境內發生遊客被謀殺事件,造成外國遊客人數大幅下滑五成,帶來很大的財務衝擊。未來希望有20%的收入改由其他對環境友善的活動或產業取代,讓整體的營運收入更加穩定。

延伸閱讀

 

您若喜歡本篇資訊,歡迎在文章末按「讚」,協助推廣,謝謝。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