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8/12-玻利維亞聖荷西社區生態旅館

 

我們團隊於2012年接受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執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廣輔導計畫」,為了瞭解國外生態旅遊思潮及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現況,除了參照團隊成員本身在國外參訪的經驗,也努力在網路上搜尋案例,作為執行計畫時的參考。

我們將搜尋資料分為二部分,一部分是國際生態旅遊學術報告,著重在近十年來的生態旅遊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這部分請暨南大學休閒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永平老師主導並主筆;另一部分是找尋各大洲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實例,有相關主管單位、所在地區參與單位、社區人文、地理、環境、生態、生態旅遊發展歷程、相關機制、行銷、問題……等內容可供本案參考的優先選擇,這部分由兼任助理賴儀宣小姐負責搜尋並翻譯。

這些辛苦蒐集又具參考價值的資料值得分享給關心與推展生態旅遊的各界先進,因為篇幅長,以下分為12篇分次刊登,第一篇:前言、第二篇:國際上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的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摘要、第三篇至第十二篇是單一的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敬請參閱並指教。

第八篇: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

Case 6 :玻利維亞聖荷西(San Jose)社區的查拉瀾生態旅館(Chalalán Ecolodge)

u  位置

查拉瀾(Chalalán)生態旅館位於在南美洲玻利維亞馬迪迪國家公園(Madidi National Park)的中心,屬於亞馬遜河流域。由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乘坐國內航空飛往魯雷納巴奎(Rurrenabaque)後,再乘坐獨木舟沿貝尼(Beni)河和圖祺(Tuichi)河前往,搭船約需6-8小時。

u  生態旅遊資源

查拉瀾生態旅館及周邊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皆為原始熱帶雨林,具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可以看到亞馬遜烏龜、水豚、鱷魚、許多品種的猴子,並具有瀕危物種,包括:角雕(Harpia harpyja),絨毛絲鼠(Chinchilla lanigera),巨獺(Pteronura brasiliensis),眼鏡熊(Tremarctos ornatus)。

u  遊程

查拉瀾生態旅館共有6個傳統建築的小木屋,最多可容納28名遊客,有4個共用浴室設施,提供太陽能電力系統的自來水、廚房、酒吧。並搭配有各種天數和遊程組合的行程可供選擇,列舉如下:

l 步道導覽:當地導覽人員帶領遊客前往馬迪迪國家公園,25公里長的步道中可觀察於森林棲息的當地動物,認識當地原住民運用的植物,以及考古遺址。

l 夜間觀察:當地導覽人員帶領尋找馬迪迪國家公園夜間色彩繽紛的青蛙,鳥類和其他動物。

l 自然觀察:包含賞鳥活動,附近曾調查出沒的鳥類超過340種,包括金剛鸚鵡,巨嘴鳥,蜂鳥。也可進行昆蟲觀察及雨林真菌蕈類觀察。

l 獨木舟:遊客可以在查拉瀾湖享受划獨木舟的樂趣。

l 游泳和放鬆:遊客可以在查拉瀾湖游泳,或在岸邊躺在吊床上放鬆,傾聽森林的呢喃。

l 當地文化互動:聆聽當地原住民傳說,包含森林動物的傳奇。

l 生物多樣性遊戲:國際保育和聖荷西社區居民共同設計以馬迪迪國家公園的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有趣互動遊戲。 

查拉瀾生態旅館查拉瀾生態旅館https://www.equatorinitiative.org/index.php?option=com_winners&view=casestudysearch&Itemid=685

u  生態旅遊發展過程

查拉瀾生態旅館為聖荷西社區居民(San José de Uchupiamonas)和國際保育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合作的計畫,在1992年一群有遠見的聖荷西社區居民意識到必須由過去以咖啡、米、花生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轉移,才能留住社區不斷流失的年輕世代,並且因為距離大城市路途較遠,也讓他們過去以銷售為主的農業無法與較近都市的其他地區競爭。而此地區的伐木業工資低,且破壞他們賴以維生的森林。他們尋求國際保育的幫助,國際保育說服玻利維亞政府保育馬迪迪森林及其周邊地區生態的重要性,推動成立國家公園,並引入生態旅遊作為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社區發展的方式。終於1995年馬迪迪國家公園成立,因為生態旅遊方案的成功,玻利維亞政府並於2000年禁止此地區伐木。

西元1995年,由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IDB)所屬「多邊投資機構」(Multilateral Investment Fund)提供資金,國際保育提供技術指導,社區居民以不損及森林永續的方式,收集當地建築材料,並由70個社區家庭至少20天志願服務的方式,開始建造此生態旅館,並於1998年開始營業(這筆資金另有一部份投入永續農業計畫)。國際保育為能讓這個生態旅館順利交由社區共有共管,因此委託由兩位推動秘魯和玻利維亞的生態旅遊顧問領導的旅行社「美洲旅遊」(America Tours) 訓練社區未就業婦女與年輕人工作技能,包含會計、旅館管理、烹飪、自然資源、銷售等課程,共有20位社區成員上了6個月的課程。並實際運用此人力資源於國家公園和生態旅館中,將此地生態旅遊推向國際化。也協助聯繫首都拉巴斯的旅遊業者推廣此行程。確認社區人力資源足夠且有足夠自營能力後,國際保育於20014月正式將經營權轉移給社區,聘僱24名全職員工,包含全職廚師、導遊、清潔工和管理工作,社區的農業、手工業也因此受益,並且利潤的50%投注到社區的衛生保健、基礎設施、教育等領域,剩餘50%分給投資股票的社區家庭。

因為1995年馬迪迪國家公園的成立,並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玻利維亞和其他地方電視台的採訪,讓查拉瀾生態旅館在19992000年的國際旅展初綻頭角,國際保育也安排了美國及歐洲的旅遊業者前往考察。原本開始的定價是一天9美金,四天行程115美金,在2000年提升40%的價格,當年的營業利潤為2萬美元,證明他們把市場對象鎖定為家境小康生態旅遊客的成效。在2005年查拉瀾生態旅館被國家地理雜誌選為世界頂級的20個生態旅遊地之一。2008年得到赤道獎(Equator Prize),此獎項兩年頒發一次,鼓勵增進社區永續發展、環境保護、抗災的解決方案。

玻利維亞因為國家基礎建設不佳,景點尚不為人所廣知,因此國際遊客相較於鄰近國家少很多,甚至大家只是把玻利維亞當作是到秘魯的的喀喀湖的過境之路。而在玻利維亞約有60-80個社區型生態旅遊的計畫,實際上許多計畫都因為不吸引遊客或缺乏妥善管理而失敗。作為玻利維亞社區型生態旅遊成功案例之一的查拉瀾生態旅館,主要的成功因素有:

1.  社區的自發力強且居民普遍支持,許多社區年輕人因此回鄉受訓。

2.  各組織(輔導組織、贊助組織、社區組織)間密切的伙伴關係。長期有輔導組織參與非常重要,若只是建立生態小屋和訓練工作人員完後,輔導組織立刻就離開是不夠的,經常會有無法處理的狀況發生,例如主要工作人員辭職,會計問題、社會問題、政治角力問題,若有輔導組織持續協助讓這計畫仍然能運作,直到當地社區確實具備足夠的管理能力和信心,再逐步放手是比較理想的作法。

3.  聘請美洲旅遊業背景的顧問輔導經營,並促進國際遊客前往旅遊。在行銷社區型生態旅遊上,需要旅遊業者的推廣才能行銷至國際,這是很重要的協助角色。但過去大多的案例,旅遊業者變成砍價壓榨的狠心商人,而社區型生態旅遊則常品質難以穩定,所以如何使兩者互相合作且互利是非常重要的。

4.  政府支持:包含成立馬迪迪國家公園、承認原住民土地權利、禁止伐木。雖然玻利維亞政府並非此計畫最初的參與者,但除了上述作為,並在國際生態旅遊年(2002年)後,組織一系列的推廣生態旅遊活動,舉辦全國社區工作坊,也舉辦720小時的國家保護區服務培訓。

延伸閱讀

 

您若喜歡本篇資訊,歡迎在文章末按「讚」,協助推廣,謝謝。

分享文章

5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