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1/12-前言

我們團隊於2012年接受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執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廣輔導計畫」,為了瞭解國外生態旅遊思潮及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現況,除了參照團隊成員本身在國外參訪的經驗,也努力在網路上搜尋案例,作為執行計畫時的參考。

我們將搜尋資料分為二部分,一部分是國際生態旅遊學術報告,著重在近十年來的生態旅遊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這部分請暨南大學休閒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永平老師主導並主筆;另一部分是找尋各大洲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實例,有相關倡議單位、所在地區參與單位、社區人文、地理、環境、生態、生態旅遊發展歷程、管理機制、行銷、題……等內容可供本案參考的優先選擇,這部分由兼任助理賴儀宣小姐負責搜尋並翻譯。

這些辛苦蒐集又具參考價值的資料值得分享給關心與推展生態旅遊的各界先進,因為篇幅長,分為12篇分次刊登,第一篇:前言、第二篇:國際上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的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摘要、第三篇至第十二篇是單一的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敬請參閱並指教。

第一篇:前言

為規劃建造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成為標竿型國際級濕地生態旅遊地,並透過生態旅遊的規劃與發展,能使主管單位與周邊社區及相關社團組織共同實現願景,本團隊透過學術網站、一般網站、書籍、報導、研討會資料、期刊論文及國外參訪經驗等,蒐集並整理國外社區型生態旅遊發展過程案例與社區生態旅遊相關之學術報告,作為園區及周邊社區推動生態旅遊時相關議題處理與事務建置之參考。

雖然生態旅遊的定義中,已經包含部分利潤回歸社區和社區營造的概念,但談到社區型生態旅遊,或強調以社區為基礎之生態旅遊(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則是更強調社區經營與經濟發展在生態旅遊推展過程中的角色,透過居民自發性或接受輔導投入生態旅遊,改善當地社區的經濟與生活,更能成功地持續推展保育工作。社區型生態旅遊的經營大致上分為三大類:一、直接由社區經營管理生態旅遊,社區成員共同擁有管理此產業,並成為工作人員,利益則進入社區;二、由社區內的家庭、小團體於社區倡議經營生態旅遊,主要以此團體或家庭經營,與社區其他家庭合作,使用並推廣社區產品。三、由外部經營者與整個社區或社區的團體或家庭合作經營。

在蒐集國外發展社區型生態旅遊案例時也發現這類型的案例較集中於中南美洲、亞洲、非洲等開發中國家,通常因為鄰近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遺產或國家公園,或自身就是需要文化保存的少數民族,或面臨傳統產業與經濟的困境力求轉型,透過自身的發起或國外NGO的倡議而投入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以下列舉社區型生態旅遊關係人(stakeholders)中團體組織(含政府)之角色與任務:

國際非營利組織:目前世界有許多國際非營利組織投入社區型生態旅遊的相關計畫,如:國際保育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等,這些組織主要目的多半為二:保護地球之生態多樣性、雨林保護等相關環境議題;及當地居民之永續發展。除了推動國家與國際間以生態旅遊作為保育及永續發展之工具外,比較強大的NGO組織以基金提供、協助募集基金、技術輔導、區域規劃、當地導覽人員培訓等方式,協助世界各地社區採用社區型生態旅遊的方式,進行環境保育工作,改善當地收入狀況,創造就業機會。這些社區居民多半以農牧或漁業等第一級產業為生,因此視社區產業而定,同時引入技術搭配永續農業計畫,亦能作為生態旅遊產業所需之食物及用品供應端。

生態旅遊公司、旅行社:生態旅遊公司和旅行社(以下簡稱生態旅遊公司)是旅遊業界的「綠色企業」,身為以營利為目的公司,除了必須創造營收利潤外,還必須肩負起保護環境與永續社區發展的社會責任。以環境的角度來看,生態旅遊公司引進遊客在生態旅遊地進行旅遊活動,觀賞自然資源,同時必須善盡保護環境和教育遊客愛護環境的責任,並防止任何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以社區的角度來看,生態旅遊公司安排遊客在社區進行參訪、用餐、住宿、雇用當地解說員等消費行為,提高了社區的就業機會,但是必須以公平貿易的原則給付費用,並尊重社區文化和守則,不因客人消費上的需求,引入外界不良文化造成社區的衝擊。成功經營且堅守保育核心信念的生態旅遊公司,將能創造遊客、地方社區、環境和公司本身四贏的結果。

生態旅遊公司投入社區型生態旅遊,分為以下幾種模式:一、以投資者或開拓者角色,主動與社區接洽,公司自行投資或協助申請資金開始社區型生態旅遊產業,例如:雨林探險公司和秘魯的亞馬遜生態旅館(Posada Amazona)。二、以商業經營者角色,將社區型生態旅遊設計為旅遊產品,或與其他生態旅遊地或一般大眾旅遊行程包裝成套裝組合。三、以輔導者角色導入商業模式,訓練社區居民成為旅遊業服務人員,例如美洲旅遊公司(America Tours)協助玻利維亞的查拉瀾生態旅館(Chalalán Ecolodge)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1993年提出自然旅遊業者的生態旅遊準則(Ecotourim Guidelines for Nature Tour Operators),其中關於旅行業者的責任,重點大致為:

一、 讓遊客作好準備進入生態旅遊地,包含對於當地環境和文化的認知、當地自然環境需要保育的要點、如何面對自己不熟悉的文化等。

二、 將遊客對環境和文化的衝擊減至最低,採用小規模的團體,採用總量管制方式,避免過度參觀。

三、 減少旅行業者對於生態旅遊地和社區的影響,確保全體員工都熟悉並遵守公司經營原則。

四、 直接對生態旅遊地提供經濟上的援助。

五、 採用並培訓當地的導覽人員,採用並支持當地的產業。

六、 和當地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合作,發展遊客管理計畫以保護當地環境及社區。

國際間對於優良的生態旅遊業者亦有鼓勵的獎項,例如:全球旅遊業界最具聲望的「世界旅遊獎」(World Travel Awards),有「旅遊業的奧斯卡獎」之稱,其中全球不分區環保類(ConservationGreenResponsible)的獎項包含最佳自然保育公司、最佳環保旅行社等,亦有各大洲的獎項。此外,馬來西亞的社會企業「野性亞洲」公司,為推動永續發展實務,從2006年起,該企業設立亞洲地區的「負責任旅遊獎」(Responsible Tourism Awards ),甄選出致力於永續環境的住宿業(Accommodation Operators)與旅遊業(Tour Operators ),評選的準則是:

一、 環境覺知:透過業者的用心,遊客是否可以更為瞭解旅遊地文化與生態的內涵?

二、 永續:業者對負責任旅遊實務的努力是否長期持續?

三、 遊客參與:業者如何深化遊客參與負責任旅遊的實踐?

四、 內化:有多少永續性作為是內化在日常工作中?

五、 影響力:業者透過旅遊地或產業鏈可以將他們的信念與實務影響到多深遠?

六、 精益求精:業者如何努力精進負責任旅遊的做法?

從以上的評選準則中,亦能從中瞭解一個生態旅遊公司或旅行社,在經營中所必須兼顧的面向,事實上並不簡單。而在網際網路愈來愈發達的情況下,許多社區型生態旅遊地亦透過網路,自己宣傳並承攬旅遊業務,遊客也自行安排行程,生態旅遊業者所佔的重要性因而降低,因此如何強化業者的服務優勢,以及提供獨特的生態旅遊產品,成為未來發展的課題。

政府單位:政府在生態旅遊的推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澳洲在1994年由中央政府直接進行國家生態旅遊事務的規劃,為世界首創,而這類型的國家通常擁有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但有許多開發中的國家則面臨開發和保育間的矛盾掙扎,例如:國際財團開發度假勝地,或油業礦業公司計畫於生態保護區開採原料等情況,甚至政府單位本身並不重視環境保育,或國營企業就是污染元兇,因此推行上困難重重,常須仰賴國際保育組織推動倡議,或基金直接補助各社區營運生態旅遊。但因生態旅遊國際市場的逐漸成長,許多開發中國家政府亦察覺生態旅遊經濟潛力無窮,因此開始願意投入生態旅遊。

政府於推動生態旅遊主要有幾個關鍵性的角色:

一、 國家政策制訂及相關法律制訂

二、 政府單位跨部會合作:因生態旅遊相關的單位甚廣,必須由觀光、環境、經濟、社會(原住民等)相關單位合作,或組成特別推動單位。

三、 土地使用權利界定(特別是少數民族或原住民族)

四、 提供補助資金、生態旅遊輔導(包含組織、培力、營運、保育監測、賦權等)

五、 國家認證(生態旅遊分級、遊程、旅遊地、環保旅館、生態旅遊導覽人員)

六、 國家生態旅遊整合行銷

延伸閱讀

您若喜歡本篇資訊,歡迎在文章末按「讚」,協助推廣,謝謝。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