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團隊於2012年接受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執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廣輔導計畫」,為了瞭解國外生態旅遊思潮及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現況,除了參照團隊成員本身在國外參訪的經驗,也努力在網路上搜尋案例,作為執行計畫時的參考。
我們將搜尋資料分為二部分,一部分是國際生態旅遊學術報告,著重在近十年來的生態旅遊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這部分請暨南大學休閒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永平老師主導並主筆;另一部分是找尋各大洲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實例,有相關主管單位、所在地區參與單位、社區人文、地理、環境、生態、生態旅遊發展歷程、相關機制、行銷、問題……等內容可供本案參考的優先選擇,這部分由兼任助理賴儀宣小姐負責搜尋並翻譯。
這些辛苦蒐集又具參考價值的資料值得分享給關心與推展生態旅遊的各界先進,因為篇幅長,分為12篇分次刊登,第一篇:前言、第二篇:國際上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的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摘要、第三篇至第十二篇是單一的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敬請參閱並指教。
第二篇:國際上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的概念趨勢與學術理論摘要
生態旅遊的定義,從1990年代開始,就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面向。國際知名生態旅遊學者Honey (2008)提出的最新定義說明,真實的生態旅遊應包含以下原則:1. 前往自然的地區旅遊 (involves travel to natural destination);2. 人為衝擊最小化(minimizes impacts);3. 於過程中建立遊客對於環境的知覺(Build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4. 對於生態保育提供實質且直接的經費挹注(provides direct financial benefits for conservation);5. 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對於資源的主導性,因如此的生態旅遊發展而有所改善(provides financial benefits and empowerment for local people);6. 尊重在地的文化(Respects local culture);7. 支持人權及民主的演進(Support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tic movements)。
然而,近年來以社區為基礎的觀光發展與規劃,儼然成為新興的觀光發展模式。有關以社區為基礎的觀光(或是生態旅遊)管理模式(community-based tourism management, CBTM),漸漸地開始有學者著重於在地治理(local governance)與決策過程(decision making)的探討。治理(governance)係指公民或權益關係人於決策過程中的合作(Dearden, Bennett, & Johnston, 2005),地方治理首先出現於先進國家的都市地區,目的在於提升公私部門對政策制定的參與,如西歐、北美城市於80年代遭逢經濟全球化競爭的影響,造成城市經濟的衰弱,各城市紛紛以文化產業作為振興城市經濟,如利物浦、布里斯多、格拉斯哥(廖哲強, 2007),可見地方成為因應經濟變遷的主體。隨後於90年代中期,地方治理思潮蔓延至鄉村地區,鄉村治理伴隨著自治機構(institution of government)的浮現、伙伴關係(partnership)、社區機構(community initiative)、產業論壇(business forum)、共同基金(co-funding)如雨後春筍般成立(Woods, 2005)。然而,於觀光發展的過程中,許多研究探討在地居民如何透過賦權(empowerment)的方式形塑獨特的觀光吸引力、富含文化與生態意涵的解說模式、以及落實在地自主經營並兼顧環境永續的資源經營模式。Scheyvens(1999)以生態旅遊發展為例,提出了四個賦權的面向,分別為:經濟(economic)、心理(psychological)、社會(social)、政治(political)等四個層次的賦權(empowerment),藉此瞭解在地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程度。例如:生態旅遊是否提供長期商業利基;利益能否公平地分配給當地居民,而不是由當地菁英或強勢機構所壟斷,此乃經濟賦權的評量指標;因對於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自然資源、以及傳統知識的認同所形成的民族自信,而尋找更好的教育契機、訓練機會,此乃心理賦權的評量指標;社區是否因共同經營生態旅遊而變得更為團結與融洽、經營所得的基金是否用於社區的發展,如:建制學校或地方交通建設上,此乃社會賦權的評量指標。最後,社區中是否有公開對話的平台、所有權益關係人的聲音是否能被全然地納入、最後,這些權益關係人是否能夠參與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決策過程中,此乃政治賦權的評量指標。
但Farrelly(2011)研究位於斐濟國家公園內(Bouma National Heritage Park, Fiji)原住民小村落的決策模式以及賦權的過程中發現,由外部引入的工業化西方世界中產階級的決策模式,並未促進在地原住民於經營生態旅遊時實質的政治賦權(political empowerment),反而導致更多的衝突。Farrelly認為,若要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能徹底落實與成功,則必須要充分了解在地原住民不同於西方的政治結構、文化價值、與社會運作。該研究指出,在地原住民被賦予權利的程度不應被視為結果來一一檢視,而應該被視為觀光發展的重要進程。因為原住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底蘊,無論東西方的研究均強調於討論賦權的過程中,應將原住民族的精神寄託(祖靈)、族群社會階級、親族團體(kin groups)、宗族系統(clan systems)、生態觀……等複雜關係一併考量。
因此,從研究與輔導團隊的角度出發,Garrod(2003)修正了Drake(1991)在地參與的觀光規劃模型,Garrod提出了八個步驟,分別為:1. 決定適切的參與機制(例如:共同繪製社區地圖、善用社區聚會場所、鼓勵當地居民正式加入研究的團隊);2. 進行初步的對話和教育工作。Garrod強調,在研究或輔導團隊尚未形成前,如何與當地居民溝通,並將當地居民納入團隊中至為關鍵。3. 建立與強化支援機制。此部分在強調可以透過建構在地研究團隊的過程,將相關權益關係人以及資源納入整體觀光前期規劃中。4. 進行初步研究。許多研究方式可於此時期導入,例如:社區家戶調查、社區重要人物訪談、或是焦點團體的對話。此過程在於瞭解社區的真實需求與想望、社區領袖是哪些人、關鍵溝通管道為何、地方政府的態度與意願、地方其他社團的支持、以及主導社區經濟的來源為何。5. 以集體決策模式訂定在地觀光發展的範疇與方向。作者強調,此階段至關重要。此階段居民參與之程度越高,整體規劃與管理越能順遂推動。6. 以社區為基礎的發展行動計劃與施行方針。建議於此階段成立社區內之生態旅遊志工組織(voluntary ecotourism organization)以支援研究團隊與建立生態旅遊公約。7. 執行階段。此階段在於建立與強化觀光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收益並兼顧生態保育之終極目標。8. 監測與評估。此步驟之目的,在於不斷地審視觀光發展規劃的成效。但在這最後一階段中,社區的參與常常會被忽略。因此,透過以上八點的指引,可建構研究團隊透過賦權的概念,一步步引導社區居民繪製具特色、吸引力、並兼具自主性、永續性的社區參與式觀光發展藍圖。
最後,在近年來生態旅遊研究中,漸漸地有許多學者開始將各領域不同的理論基礎拿來應用在生態旅遊的研究中。例如:Fletcher(2009)將權益關係人理論(Stakeholders Theory) 透過民族誌的角度,探討在南美洲智利生態旅遊在當地社區的發展。Jamal和Stronza(2009)透過協力關係理論(Collaboration Theory)強調唯有資源共享、風險共同承擔的協力關係,才能夠彌補資源有限的缺失,並強調合作關係應優先於競爭,以此理論來闡述生態旅遊在南美洲的發展情況。Jones(2005)則是以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為概念,探究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企業在非洲岡比亞(Gambia)的發展,以及瞭解整體社區在生態旅遊引進之後產生的變化。Nunkoo和Ramkissoon(2012) 以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探討社區生態旅遊的發展,並論述透過社會資本的賦權過程,當地居民經由社會連結(Social Connections)、網絡(Networks)與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來形成對於當地政府的信賴,進而支持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此外,生態旅遊發展的理論架構越來越豐富,例如:Ruiz-Ballesteros(2011)甚至試著用生態學的角度,嘗試以「社會–生態韌性理論」(Socio-ecological resilience theory),作為一個理論框架運用在分析觀光產業之上。作者認為,只有在充分彈性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中,才有可能實現所謂的永續發展。最後,Okazaki(2008)提出了還有其他理論基礎可以探究社區生態旅遊發展脈絡的可能性,例如:公民參與的階梯理論(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權力的再分配(power redistribution)、合作的進程(collaboration process)和社會資本的創造(social capital creation)。
以下是本團隊蒐集近年來國際學術界對生態旅遊重要研究報告之摘要:
1. 研究報告名稱:
談論生態旅遊:對於權益關係人理論的挑戰(Ecotourism discourse: challenging the stakeholders theory)
u 作者:Robert Fletcher
u 年份:2009
u 學校系所:
哥斯大黎加,和平大學環境學系(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Peace and Security, University for Peace, P.O. Box 138-6100,Ciudad Colon, Costa Rica)
u 研究報告出處:生態旅遊期刊(Journal of Ecotourism)
u 研究摘要:
多年來,生態旅遊被認為是永續發展的一種有效策略。透過當地居民的參與,所謂的權益關係人理論(Stakeholders Theory)認為,當在地居民得以從保護地區或觀光中獲取經濟效益,透過這樣的程序,在地物種、地區與生態系統的保護方能持續,此乃由於資源系統中之受益者會起而保護這些讓他們獲益的事物所衍生的理論。國外的研究,普遍地觀察到,這樣的倡議大多起始於後工業化西方世界的白種中產階級。而本文論述倡議生態旅遊概念,無異是一種將西方文化、信念與價值強行透過生態旅遊的發展加諸至世界各地的過程。而這樣的結果,將導致在地人對於推展生態旅遊的認知,構築於他們如何片面地瞭解西方文化觀點之上。因此,未來生態旅遊的研究與規劃,應更加強調在地的觀點與認知。本研究透過民族誌的角度,探討南美洲智利生態旅遊在當地社區的發展。
u 詳細書目:
Fletcher, R. (2009). Ecotourism discourse: challenging the stakeholders theory. Journal of Ecotourism, 8(3), 269-285.
2. 研究報告名稱:
生態旅遊規劃與管理的在地參與—一個修正模型的概念(Lo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cotourism: A Revised Model Approach)
u 作者:Brian Garrod
u 年份:2010
u 學校系所:
英國布里司托,西英格蘭大學經濟學院(School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Bristol, UK)
u 研究報告出處:生態旅遊期刊(Journal of Ecotourism)
u 研究摘要:
生態旅遊被視為一種幫助當地社區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並作為保護環境的適當且有效的工具。然而,在生態旅遊的規劃和管理中,當地社區充分且有效參與的情況到底有多少?充其量,在最好的情況下,生態旅遊計畫往往僅形式上地鎖定在地居民的參與;最差的情況,有些生態旅遊甚至完全忽略了如是的居民參與。而這樣的生態旅遊計畫卻屢見不鮮。本文列出了一個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規劃和管理過程的基本原則。並以90年代蘇珊德雷克(Susan Drake)所提出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規劃和管理之模型進行修正,然後進行介紹和討論。修正後之模型,共有八個步驟,分別是:1. 決定適切的參與機制(例如:共同繪製社區地圖、善用社區聚會場所、鼓勵當地居民正式加入的研究團隊);2. 進行初步的對話和教育工作。作者強調,在研究或輔導團隊尚未形成前,如何與當地居民溝通,並將當地居民納入團對中至為關鍵。3. 建立與強化支援機制。此部分在強調可以透過建構在地研究團隊的過程,將相關權益關係人以及資源納入整體生態旅遊前期規劃中。4. 進行初步研究。許多研究方式可於此時期導入,例如:社區家戶調查、社區重要人物訪談、或是焦點團體的對話。此過程在於瞭解社區的真實需求與想望、社區領袖是哪些人、關鍵溝通管道為何、地方政府的態度與意願、地方其他社團的支持、以及主導社區經濟的來源為何。5. 以集體決策模式訂定生態旅遊發展的範疇與方向。作者強調,此階段至為重要。此階段居民參與之程度愈高,整體規劃與管理愈能順遂推動。6. 以社區為基礎的發展行動計劃與施行方針。建議於此階段成立社區內之生態旅遊志工組織(voluntary ecotourism organization)以支援研究團隊與建立生態旅遊公約。7. 執行階段。此階段在於建立與強化生態旅遊的經濟收益與生態保育之終極目標。8. 監測與評估。此步驟之目的,在於不斷地審視生態旅遊發展計畫的成效。但在這最後一階段中,社區的參與常常會被忽略。雖然此一修正模型原本適用於歐洲大西洋地區之海洋生態旅遊活動,但作者建議此一模式可以廣泛地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生態旅遊計畫中。
u 詳細書目:
Garrod, B. (2003). Lo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cotourism: A Revised Model Approach. Journal of Ecotourism, 2(1), 33-53.
3. 研究報告名稱:
保護區的協力關係理論與觀光實踐—權益關係人、結構和永續發展 (Collaboration theory and tourism practice in protected areas: Stakeholders, 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ility)
u 作者:Tazim Jamal , Amanda Stronza
u 年份:2009
u 學校系所: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遊憩、公園、與觀光管理學系(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Park, and Tourism Sciences, Texas A&M University)
u 研究報告出處:永續觀光期刊(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u 研究摘要:
愈來愈多的研究著眼於觀光和保護區的合作夥伴關係,但概念的發展仍然是支離破碎的。本文將重點放在三個永續發展的重要挑戰之上(1)複雜性(生物物理環境系統、觀光和公園管理結構,社區居民系統、在地–全球系統、以及保育與利用的落差;(2)規模,結構和範圍的合作(包括社區參與和控制),(3)永續性的實施和長期結構的挑戰。其中,許多問題仍然懸而未決。例如:觀光系統如何整合保護區經營管理?在自然保護和利用的挑戰裡,誰扮演最重要的裁決者?觀光規劃如何長期穩定地落實在地化之經營?本文呈現保護區中觀光發展的複雜性與挑戰性。文中闡述協力關係理論(Collaboration Theory)強調透過資源共享、風險共同承擔的協力關係,來彌補資源有限的缺失,並強調其合作關係應優先於競爭。文末作者再次提醒,保育與利用的落差必須徹底整合觀光與保護區的資源系統,而自然與文化資源的永續議題亦不能單獨思考。未來所有的衝擊與影響,將會是互相連結並相關的。
u 詳細書目:
Jamal, T., & Stronza, A. (2009). Collaboration theory and tourism practice in protected areas: stakeholders, 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7(2), 169-189.
4. 研究報告名稱:
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談社會資本的重要性(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apital)
u 作者:Samantha Jones
u 年份:2005
u 學校系所:英國諾森比亞大學 (Northumbria University, UK)
u 研究報告出處: 觀光研究年報(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u 研究摘要:
本文運用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探究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企業在非洲岡比亞(Gambia)的發展,以及瞭解整體社區在生態旅遊引進後產生的變化。社會資本一詞,早在19世紀即已出現。Bourdieu(1997)將社會資本進一步定義為:「彼此熟悉或認可的制度化關係之永久網絡的實質或潛在資源的總和」。依此定義,社會資本是由個人藉由參與團體及團體本身的關係所取得之利益所組成。更進一步地解釋,社會資本的核心價值可分為結構性(Structural Social Capital)和認知性(Cognitive Social Capital)。結構性的社會資本包括:網絡(Networks)、角色(Roles)、規則(Rules)、往例(Precedents)……等等。認知性的社會資本包括:規範(norms)、價值觀(values)、態度(attitudes)、信念(beliefs),或是支持(Perception of support)、互惠(Reciprocity)、共享(Sharing)、以及信任(Trust)。在文末,作者認為社會資本理論,是瞭解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的好工具。但作者亦指出社會資本是一個很難掌握的概念(Slippery Concept),且這樣的概念涵蓋的範疇過於廣泛,在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過程中,每一項指標扮演的角色與權重均有所不同,必須因地制宜,審慎解釋並運用之。
u 詳細書目:
Jones, S. (2005).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apita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2(2), 303-324.
5. 研究報告名稱:
當你看見它時,你可以認得出來嗎?論柬埔寨西南部地區的社區型生態旅遊發展 (How do you know it when you see it?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the Cardamom Mountains of southwestern Cambodia)
u 作者:Reimer J. K., Pierre Walter
u 年份:In Press (尚未出版)
u 學校系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系(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C., Canada)
u 研究報告出處: 觀光管理 (Tourism Management)
u 研究摘要:
本研究以柬埔寨西南部的熱帶雨林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為例,並以生態旅遊資深學者Honey於2008年提出的「真實的」(Authentic)生態旅遊準則為分析工具探究生態旅遊的施行情況。Honey提出,真實的生態旅遊應包含以下原則:1. 前往自然的地區旅遊 (involves travel to natural destination);2. 人為衝擊最小化(minimizes impacts);3. 於過程中建立遊客對於環境的知覺 (Build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4. 對於生態保育提供實質且直接的經費挹注(provides direct financial benefits for conservation);5. 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對於資源的主導性,因如此的生態旅遊發展而有所改善(provides financial benefits and empowerment for local people);6. 尊重在地的文化(Respects local culture);7. 支持人權及民主的演進(Support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tic movements)。作者採行質性研究的角度,運用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焦點團體、以及文件的內容分析等方式瞭解柬埔寨西南部的熱帶雨林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的真實情況。本研究發現,在此例子中:環境的保護(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在地生計(local livelihood)、文化的延續與保存(cultural preservation)、和在地生態旅遊管理(the importance of local context to management of ecotourism)蘊含高度的複雜性。此外,於本研究中,作者特別提及性別(Gender)的社會意涵,亦是社區生態旅遊及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觀察指標。
u 詳細書目:
Reimer, J. K., & Walter, P. (in press). How do you know it when you see it?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the Cardamom Mountains of southwestern Cambodia. Tourism Management.
6. 研究報告名稱:
權力、信任、社會交換與社區支持(Power, trust, social exchange and community support)
u 作者:Robin Nunkoo & Haywantee Ramkissoon
u 年份: 2012
u 學校系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遊憩與休閒學系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u 研究報告出處:觀光研究年報(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u 研究摘要:
本文以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探討社區生態旅遊的發展,並提出改善其理論之建議。社會交換理論是從研究人類行為模式出發,以微觀的角度去探討在社會制度與組織結構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換關係,其中酬賞與互惠概念是交換理論的礎石。而交換的發生起源於某些需求需要被滿足,然後開始考慮利弊得失,以判斷這段交換關係是否能滿足個人或團體的需要,或是對個人或團體而言交換是否值得或公平。評估過後的結果,如果滿意,往後的行為就會被增強,可能重複類似的交換;或交換的結果不滿意,則往後的行為可能會減弱甚至不會再出現。例如:個人或團體若因為從觀光發展中知覺到或實際得到自己滿意的利益或報酬時,對未來觀光發展的態度與行為便傾向正面,反之則為負面。所以,就社會交換理論可被用來評估對於觀光產業所帶的利益,進而瞭解當地居民對未來觀光發展態度支持與否的評價或看法。作者於本文中提出,當地居民對於地方政府的「信任」亦是生態旅遊成功的關鍵因素。透過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賦權過程,當地居民經由社會連結(Social Connections)、網絡(Networks)、與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來形成對於當地政府的信賴,進而支持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
u 詳細書目:
Nunkoo, R., & Ramkissoon, H. (2012). Power, trust, social exchange and community suppor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9(2), 997-1023.
7. 研究報告名稱:
社區為主的觀光發展模式—概念與運用(A Community-Based Tourism Model: Its Conception and Use)
u 作者:Etsuko Okazaki
u 年份:2008
u 學校系所:日本神戶大學國際合作研究所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tudies, Kobe University, Japan)
u 研究報告出處:永續觀光期刊(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u 研究摘要:
社區參與在觀光規劃過程中被視為一種對於資源永續使用的重要機制。然而,僅有少數的研究,詳細的描述了有形的和切實可行衡量社區居民參與的方法。在本文中,作者討論了社區參與幾個主要的理論依據,包括:公民參與的階梯理論(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權力的再分配(power redistribution)、合作的進程(collaboration process),和社會資本的創造(social capital creation)。這些理論,形成了以社區為基礎的旅遊(Community Based Tourism, CBT)模型定義的基礎。首先,美國社會學者雪莉‧亞恩斯坦(Sherry Arnstein)於1969 年提出民眾參與階梯(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她認為公民的參與應被隨著權力的再分配。她將參與分為八個梯級以檢視市民在不同層級中的發揮作用。以賦予市民權力大小區分,依序為市民掌控(citizen control)、權力委讓(delegated power)、伙伴關係(partnership)、安撫(placation)、諮詢(consultation)、告知(informing)、治療(therapy)、操縱(manipulation)。本研究顯示,該模型可以用來評估在民眾參與的程度,並提供經營管理上的行動建議。作者將該模型應用於在菲律賓巴拉望島(Palawan, Philippine)以原住民為社區參與主體的生態旅遊的分析裡。作者發現在該計畫中,非原住民身份的權益關係人(Non-indigenous Stakeholders)引發了一些紛爭與衝突。透過理論模型的說明,作者確認了整體的現況,並提供改進建議。
u 詳細書目:
Okazaki, E. (2008). A Community-Based Tourism Model: Its Conception and Us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6(5), 511-529.
8. 研究報告名稱:
社會—生態韌性與社區觀光—從南美洲厄瓜多爾爾的Aqua Blanca 談起(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and community-based tourism: An approach from Agua Blanca, Ecuador)
u 作者:Esteban Ruiz-Ballesteros
u 年份:2011
u 學校系所:西班牙巴布羅·德奥拉维戴大學社會科學系(Departamento de Ciencias Sociales, Universidad Pablo de Olavide, Spain)
u 研究報告出處:觀光管理 (Tourism Management)
u 研究摘要:
本文試著用生態學的角度,嘗試地運用「社會–生態韌性理論」(Socio-ecological resilience theory),作為一個理論框架運用在分析觀光產業之上。作者認為,只有在充分彈性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中,才有可能實現所謂的永續發展。而永續發展正是觀光業在全球發展的布局中面臨的最大挑戰。生態學者Holling於1973年首先以resilience一詞,來描述生態系統遭遇自然或人為干擾後是否能安然無事、或即使受創後也能迅速自我修復的能力。Holling的韌性觀念引起生態學界的熱烈討論,將近四十年來的各種相關研究已經累積成為一門「韌性科學」(Resilience Science);而近年來當地球上各種生態、自然資源系統面臨無可避免、大規模的人為干擾之際,韌性科學將研究的焦點放在人與自然交互作用下的環境系統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或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例如沿岸被大量開發的水域、被週期性砍伐的森林、商業捕撈的漁場等等。今天,韌性理論(Resilience Theory)已經成為生態學、自然資源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而本文作者大膽而創新地首度將此概念運用到觀光產業之中,本文採用民族志的個案研究方式,探討社會–生態韌性理論如何應用於南美洲厄瓜多爾爾的Aqua Blanca社區生態旅遊案例中,並嘗試打開研究分析方法論上的一扇窗。
u 詳細書目:
Ruiz-Ballesteros, E. (2011). 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and community-based tourism: An approach from Agua Blanca, Ecuador. Tourism Management, 32(3), 655-666.
9. 研究報告名稱:
回顧過往20年生態旅遊文獻 (Twenty years on: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
u 作者:David Weaver & Laura Lawton
u 年份:2007
u 學校系所:美國南卡州立大學旅館、餐廳、觀光學系 (School of Hotel, Restaurant, and Tourism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u 研究報告出處:觀光管理 (Tourism Management)
u 研究摘要:
在過往20年的生態旅遊文獻著重於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觀賞野生動物的生態影響(ecological impacts of wildlife viewing),和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但對於整體生態旅遊產業、甚至外部環境的品質的控管(quality control)並未多加著墨。生態旅遊的認證系統以及各式永續經營管理的指標選取,目前在全球的生態旅遊文獻中較少被談及。目前僅僅澳洲的生態旅遊可以算得上是生態認證系統(EcoCertification Program)的最佳典範。此種在文獻的失衡與破碎的問題,表示生態旅遊在整體觀光文獻發展中,仍然是屬於青少年的階段。
u 詳細書目:
Weaver, D. B., & Lawton, L. J. (2007). Twenty years on: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28(5), 1168-1179.
10. 研究報告名稱:
斐濟原住民社區生態旅遊自主決定的民主過程 (Indigenous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issues from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the Boumā National Heritage Park, Fiji)
u 作者:Trisia Angela Farrelly
u 年份:2011
u 學校系所:紐西蘭梅西大學 人類、環境與規劃學院社會人類學程(Social Anthropology Programme, School of Peopl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Massey University, Palmerston North, New Zealand)
u 研究報告出處:永續觀光期刊(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u 研究摘要:
近年來有關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管理(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management, CBEM),漸漸地開始有學者論述原住民治理與決策過程的探討。此研究探討斐濟位於國家公園(Bouma National Heritage Park)內原住民小村落的決策模式以及賦權(empowerment)的過程。Scheyvens(1999)提出了經濟、心理、社會、政治等四個層次的賦權(empowerment)架構及指標。例如提供就業及商業機會;利益能否公平地分配給當地居民,而不是由當地菁英或強勢機構所壟斷;自信提高,而尋找更好的教育、訓練機會;社區是否團結、融洽、弱勢團體的地位是否因此而提高;社區的發展計畫是否受到資助;是否因利益分配不均而造成居民間情感傷害;生態旅遊的活動能否由當地草根性組織或居民團體所掌控,以上這些指標能衡量出發展生態旅遊對當地社區所造成的影響。而本研究顯示,由外部引入的民主決策模式,並未促進在地原住民的生態旅遊管理實質的政治賦權(political empowerment),反而導致更多的衝突。作者認為,如果觀光業者希望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管理能徹底落實與成功,則必須要充分了解在地原住民不同於西方的政治結構、文化價值、社會運作。該研究認為,在地原住民被賦予權利的程度不應被視為結果來一一檢視,而應該被視為觀光發展過程的一部分。此篇文章深度討論斐濟Vanua作為當地原住民核心生活方式與文化價值的重要性,並正視此概念蘊含著該族群社會、生態、以及精神寄託上的複雜關係。最後,以方法論而言,作者採用talanoa(非正式對話)從在地原住民的親族團體(kin groups)、部落發言人(village spokesmen)、及宗族系統(clan systems)下手,作為深入瞭解該原住民在生態旅遊發展中的決策與賦權過程。
u 詳細書目:
Farrelly, T. A. (2011). Indigenous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issues from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the Boumā National Heritage Park, Fiji.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7), 817-835.
有需要10篇學術論文完整PDF檔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索取,我直接從您的來信回傳。
延伸閱讀: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1/12-前言(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3/12-巴布亞紐幾內亞科科達小徑及周邊社區(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4/12-柬埔寨吉沛哈社區(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5/12-日本屋久島(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6/12-哥斯大黎加奇拉島(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7/12-厄瓜多爾科芬族薩巴婁聚落(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8/12-玻利維亞聖荷西社區生態旅館(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9/12-秘魯茵菲諾部落生態旅館(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10/12-貝里斯哈瑪納西探險與潛水度假村(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11/12-貝南阿塔科拉省社區型自然保護區發展網絡(2013-04-15)
- 國外社區生態旅遊案例-12/12-烏干達畢鉤蒂村(2013-04-15)
您若喜歡本篇資訊,歡迎在文章末按「讚」,協助推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