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發展過程與現況

前言

從2006年開始至今,感謝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及里山生態公司給我許多機會,在恆春半島各社區現場觀摩、學習生態旅遊的發展過程,深切體會到公部門、輔導團隊及社區組織與居民在營造與推展以社區為主體的生態旅遊時,是如何的應該同心協力、環環相扣、緊密結合、同步運作,才有可能達成公部門欲以生態旅遊促進公私合作環境保護、生態保育及社區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目標。

多年來,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歷任處長都一本初衷,極力支持各社區的生態旅遊,在行政資源上無不傾力配合,尤其持續協助行銷曝光,使得社區不會因為「人去政息」而導致生態旅遊產業發展夭折,這在公家機關是很難得的「政策一貫性」。

公部門如此照顧,恆春半島上受到墾管處輔導的社區也沒讓公家失望,更沒浪費投入輔導的公帑,個個表現突出,社區生態旅遊該有的自主經營、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及社區公益都有成效。

我將墾管處從2005年開始輔導社頂部落發展生態旅遊,到2018年在恆春半島有11個社區與墾管處並肩推展台灣範例型的生態旅遊經過及現況作了一番整理,給其他公部門、輔導團隊及有心發展生態旅遊的社區參考。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發展過程與現況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十餘年來積極協助轄區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徵得社區意願後借重專業團隊進場輔導,以嚴謹的規範、審慎的操作及行政資源的配合,將社頂等社區打造成臺灣社區型生態旅遊的示範地,確實為在地社區帶來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價值及活絡地方經濟的願景。

生態旅遊畢竟是觀光旅遊產業的一環,若無適度的行銷宣傳,社區勢難順利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但不當的行銷,也可能因為過度商業化,引進大量遊客耗損環境資源後而使剛起步的社區生態旅遊曇花一現而已。幸好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輔導陪伴的社區都很自制,謹守總量管制約定,並沒有為了要賺更多的錢而拋棄了生態旅遊的理念與規範。

也因為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有營造社區夥伴關係及發展社區生態旅遊長期穩定的政策指引,加上相關社區的積極學習與配合,公私協力下打造出獨特的恆春半島生態旅遊環境及成果,備受各界肯定,因此獲獎連連,至201812月止,獲得的獎項如下: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1.    2008年國家永續發展獎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執行績優獎-「遴選生態旅遊地點及成立生態旅遊輔導團計畫」

2.    2008年各機關建立參與及建議制度以社頂生態旅遊為例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榮譽獎

3.    2017年環保署第五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全國機關組特優

 

社頂部落

1.    2008年度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第五屆計畫執行特優良單位

2.    2008年屏東縣政府學習典範獎社頂部落巡守隊

3.    2010年屏東縣第1個低碳示範社區

4.    2011年環保署節能減碳行動標章特優獎

5.    2013年環保署節能減碳行動標章優等獎

6.    2015年屏東縣環保貢獻獎

7.    2015年環保署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團組特優

 

其他社區

里德社區:

2012年屏東縣第一屆環境教育獎社區類特優

2014年入圍環保署環保小學堂計畫之示範社區

2017年環保署第五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全國社區組優等

2018年屏東縣績優社區:大光社區發展協會及里德社區發展協會雙雙獲選

 

港口社區:

2017年衛生福利部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績效組優等獎

 

2017年行政院農委會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選拔:

1.    龍水社區入選屏東縣金牌農村

2.    里德社區入選屏東縣金牌農村,並參加全國競賽。

以下回顧恆春半島目前11個社區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輔導陪伴發展生態旅遊的歷程及截至201812月的現況:

一、      整體成果說明

2005-2009年,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社頂、滿州、水蛙窟等地區,陸續由專業輔導團隊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及後續加入的里山生態有限公司,以社區營造方式推動生態旅遊,尤其社頂已成為國內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學習標竿。生態旅遊讓社區居民看見前景與未來,進而願意投入生態保育的行列。2010-2012年里德、港口、龍水、大光等社區,及2015-2018年永靖、後灣、國境之南、九棚等社區也陸續開始生態旅遊之社區培力,並發展各自的生態旅遊遊程。雖然各社區的進展有所不同,但已建立良好的發展基礎,截至2018年,墾丁國家公園相關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時間依序為:社頂部落第14年;滿州鄉第11年;水蛙窟部落第10年;里德社區第9年;港口、龍水及大光社區第7年;永靖社區第4年;後灣社區第3年;國境之南協會第2年;九棚社區則是第1年。現在多數社區皆有各具特色的遊程產品,此外,為使各社區生態旅遊更具經濟規模,已由點到線到面開始各社區的生態遊程串連,故於2017117日由墾管處與輔導團隊協助恆春半島推展生態旅遊的社區成立「屏東縣墾丁生態旅遊聯合發展協會」以促進墾丁地區各社區生態旅遊聯合行銷,並逐步擴大生態旅遊經營效益。 

 

恆春半島社區生態旅遊推動歷程圖

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繪)

 

如同前述,墾丁國家公園11社區的生態旅遊,長期的產官學與社區合作累積了可觀的成果,這些社區已經歷最基礎的社區營造及資源挖掘階段,包括:人的溝通、組織、訓練、建立制度、遊客服務、資源調查、遊程規劃及巡守監測的推動,以上都是屬於生態旅遊推展前期工作,也是蹲馬步功夫。就生態旅遊永續經營的角度而言,這些工作幫助社區建立團隊組織、培育人才、推動社區保育、形成公約規則制度、研發各社區差異化遊程,為各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奠定良好的基礎。墾管處為打造社區生態旅遊成為恆春半島新興的永續旅遊產業,首先需要穩定社區內部單一窗口及服務品質,並逐步交由社區自主承接經營是為重點。其次,由於各社區皆已發展各具特色的遊程,墾管處也將墾丁國家公園境內11社區遊程區域整合,從產品組合、定價、通路、推廣進行整體行銷規劃,串連各社區生態遊程,建立合作機制,期使各社區生態旅遊更具經濟規模,吸引民眾參與,創造環境保護與社區經濟結合的最佳效益。


 墾丁國家公園生態旅遊帶動各社區永續發展走向及定位

(陳美惠、林志遠 繪)

 

二、      社區發展生態旅遊過程及現況

(一)   恆春鎮墾丁里社頂部落

 


 

墾管處依據行政院版生態旅遊白皮書之生態旅遊發展原則與精神,於2005年選擇以社頂部落及其周邊區域作為墾丁國家公園第1個生態旅遊的試辦地,初步建立社頂地區動植物資源、傳統文化產業等資料,並依據田野調查所獲之人文及動植物解說據點規劃步道動線。為了落實社區參與,再於2006-2007年委託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陳美惠教授團隊以社區營造的方法,進駐陪伴社頂部落。要在二十餘年來與墾管處互動不良的社頂推動生態旅遊並非易事,但溝通與誠意化解彼此的冷漠,藉由彼此合作逐漸累積互信,在輔導團隊有效扮演溝通橋樑後,墾管處從此一步步與社頂居民共同實踐推展生態旅遊的夢想。

生態旅遊需要社區參與,培力社區組織承接,以實現社區自主經營的理想。因此在陪伴的過程中,屏科大團隊協助社頂組成部落巡守隊,並自20066月開始進行社區資源的巡守監測;同時藉由每週1-2次密集的工作會議,成為溝通討論與決策的平台,培養社頂生態旅遊經營團隊共識與默契。20068月開始對外推出夜間生態旅遊遊程,9月推出日間生態旅遊程,皆獲得遊客良好的評價,也讓部落居民具體感受到生態旅遊的可能性。2007年繼續加強社頂生態旅遊的旅遊服務品質及經營組織體制,持續的品質改善與人員培力,使得社頂生態旅遊的表現廣受好評,並在2008年開花結果得到相關獎項的肯定,包括: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遴選生態旅遊地點及成立生態旅遊輔導團」計畫榮獲行政院永續計畫行動獎第一名;2008年屏東縣政府學習典範獎及勞委會職訓局2008年度「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第五屆計畫執行特優良單位。

2005年發展生態旅遊以來,落實生態保育一直是社頂生態旅遊經營的核心思維。社頂部落訂定的「生態旅遊公約」明定部落的居民、解說員、食宿及交通業者之權利義務以及社區回饋制度;並制訂解說員規範、帶隊標準作業程序、義務巡守規定等,要求部落居民簽署實踐,落實約制成效並提升社區居民認同感,如今生態旅遊產業逐漸穩定,居民對部落生態旅遊有愈來愈高的認同與期待。

早期社頂部落以虎皮蛙為蛋白質來源,是兒童成長為少年的必備補品,為了發展生態旅遊居民不但不再捕捉虎皮蛙,甚至成立巡守隊保護虎皮蛙。從巡守隊開始,環境意識便開始在居民心中紮根,從解說員公約第1條「自加入解說員訓練課程開始起,就必須成為部落巡守隊員,接受排班加入巡守隊的勤務……」即可發現,這項改變到今日仍有很大的影響,社區居民願意為環境投入心血付出,不僅觀念改變,更影響居民的態度和行為,根據統計自2006年至201811月底,平均每個月約25天進行巡守,這是白天與晚上各有一次的巡守,並且全為無償制。最近三年的巡守天數統計,2016年有366天(閏月)、2017年有362天、2018年到11月底有334天,幾乎每年都是天天巡守,這樣的投入及奉獻精神應該是全臺灣沒有一個社區可以比擬的。環境教育改變社頂部落的發展命運,在承載量的管控下仍然持續吸引國內外遊客的造訪,目前每年超過1萬名遊客來到社頂部落,其中絕大部分收入都回歸到社區居民,盈餘則用來支持協會營運、舉行社區活動、頒發獎金等社區公共事務。不僅帶來實質經濟收益,以環境保育為基礎的社區發展,也贏得各界敬重。

社頂部落並無農林漁牧等一級產業的生產,除了積極推展生態旅遊之外,如何培力社頂居民參與國家公園的保育工作,成為創造居民生計的另一種機會,一直是墾管處與屏科大團隊努力的方向。近年來,國際間倡導以社區居民或一般民眾參與的監測活動,以彌補專業性監測工作之不足,社頂部落自2006年成立巡守隊,以社頂部落居民為巡守人員,巡守同時也進行監測生態旅遊遊程解說物種的數量,經多年的巡守監測,每位巡守人員皆具備豐富的巡守監測經驗,以及對社頂生物生態習性的瞭解,並有效運用於生態旅遊解說上。

因此,2009年底墾管處推出「墾丁國家公園環境資源管理暨夥伴關係發展計畫社頂部落」,嘗試將社頂部落周邊生物監測交由當地居民執行,並選擇條背螢、臺灣梅花鹿、臺灣獼猴、黃裳鳳蝶、大冠鷲等五種社頂當地具有解說價值的生物為監測物種,並邀請專家學者針對不同物種的監測人員進行培訓,由於試辦成效頗為良好,墾管處決定持續支持社頂部落居民執行監測計畫。監測計畫的執行人員不再是只能侷限於科學人員,由社區居民來參與監測活動,或許更能夠持續監測,實際執行上也能節省許多經費及人力。以在地居民負責執行,並將取得之監測數據進行簡單整理,再提供給予各物種專家進行資料分析之用,分析結果可以提供墾管處及生態復育之重要決策。此種交由在地居民進行監測的模式,不但可以減少專家長途奔波於兩地進行調查外,也讓在地居民可以獲得一部分的經濟來源。同時,所獲得的生物知識與保育成果,將能充分結合應用在當地的生態旅遊產業上。

遊程的解說服務一向是社頂部落生態旅遊的主力產品,解說員的精進及服務品質的維繫被視為社頂的核心工作,自2006年至2012年之間陸續辦理5梯次的解說員認證考試,至今社頂部落擁有墾管處通過之社區解說員認證者共23名,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解說員由前幾年大多為退休之老年人為主,到最近2期解說員有許多中壯齡居民的投入,顯示生態旅遊這項產業逐漸在社頂扎根,也讓更多人看見前途與希望。

環境教育的推行讓社頂的自然生態獲得在地守護,社頂更以低碳部落為發展方向,與低碳旅遊商家結合(環保旅店、環保市集、無動力海上活動)規劃遊程,並使用在地材料如竹子、銀合歡製作成桌、椅子,推廣「百哩飲食」(100 miles Diet)提供無菜單、無農藥、有機、在地的風味餐,辦理資源回收使廢棄物重新再利用的工藝課程等,社頂的努力與創意獲得肯定,2010年成為屏東縣第一個低碳社區;並在20112013年分獲行政院環保署節能減碳行動標章特優及優等獎。2015年更獲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團組特優,並因低碳示範社區獲屏東縣環保貢獻獎。社頂的生態旅遊發展經驗,已經成為許多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典範,透過將社頂經驗拓展至其他社區,藉以帶動整體區域發展,同時兼顧生態保育的工作。社頂部落生態旅遊的發展經過大量的教育訓練以及輔導陪伴,已成為國家公園區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一個成功典範。

生態旅遊的終極目標是生態保育,而生態保育正是永續發展的根基。社頂部落透過生態旅遊的環境教育,過程建立產官學與社區夥伴關係,一步一腳印的落實在行動中,從2005年到現在沒有忘記初衷,巡守監測不曾間斷,不斷研發環境教育活動,解說員的訓練也持續進行。人地關係與環境倫理,在社頂部落對環境的熱忱中得到印證,因為環境保育的種子已在居民的心中萌芽。

社頂部落生態旅遊能成功跨足生態產業經濟,由生態旅遊走向低碳、參與國家公園保育、走向合作經營,社頂經驗已為新一代的國家公園治理開啟新的一頁。

 

(二)   恆春鎮鵝鑾里水蛙窟部落

 

由於水蛙窟聚落的土地分區原屬於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因此土地利用及房舍興建受國家公園法令的限制。長期以來,居民因房舍老舊狹窄難以修建,認為國家公園成立導致權益受損;加上謀生條件不佳,居民開始經營沙灘車以求生計,然因違規行為而遭取締,造成水蛙窟居民與墾管處關係一直處於緊張對立。直至2009年開始推動溼地營造發展生態旅遊,墾管處與社區對話增加,屏科大森林系輔導團隊居間協商,社區環境逐步轉變之後,社區居民慢慢地對墾管處的態度產生轉變。

2005年墾管處開始推動社頂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並獲得良好成效。2009年起,為串連生態旅遊之發展,墾管處以社頂為基地連結水蛙窟,希望由點而線而面逐步擴展到整個國家公園範圍。為尋求切入水蛙窟社區營造議題,在輔導團隊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的建議下,墾管處協助水蛙窟向屏東縣政府提出社區新風貌營造計畫,並獲內政部「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各縣市地方公共建設經費50萬元補助。經由輔導團隊與居民的溝通討論取得共識,水蛙窟的溼地營造工作於20095月開始動工,6月完工,以合乎自然的生態工法,於池底鋪設不透水的黏土層,沒有動用任何一點的水泥與磚石,水池的形狀彎彎曲曲、深淺不一,營造多樣化的棲地以吸引各式各樣的生物。

輔導團隊於20097月初第一次在生態池中觀察到澤蛙蝌蚪,小雨蛙與白頷樹蛙也接著出現。8月份就觀察到黑翅長腳鷸(高蹺鴴)在生態池岸旁棲息與覓食,而生態池岸旁亦有大量的梅花鹿腳印,代表重建水蛙窟生態池,確實能吸引物種前來。9月份於生態池插設數支竹竿,翠鳥即停棲並於生態池中覓食。夜晚也於生態池岸旁觀察到水生昆蟲紅娘華和印痕仿相手蟹。現今水蛙窟生態池為當地重要生態資源,透過多樣化的棲地吸引生物進駐,讓許多消聲匿跡已久的物種重現。

經由生物棲地營造,讓水蛙窟當地之生物多樣性變得更豐富,居民看到水塘重建,「水蛙窟」得以不負其名,加上棲地營造帶來的社區環境與生態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居民也感受到墾管處及輔導團隊的真誠,於是開始相信並參與生態旅遊各項準備工作。

隨後輔導團隊協助成立水蛙窟社區營造協會,讓水蛙窟內部形成一群有組織的團隊,作為與外界對話的窗口,並藉以引入資源協助社區營造。此外,輔導團隊開始進行生態旅遊解說員教育訓練,形成一支由阿公阿媽組成的社區解說隊伍。2010年輔導團隊展開社區居民房舍之權屬和損壞情況調查,協助水蛙窟在墾丁國家公園第三次通盤檢討時提出居民連署陳情書,為居民在住屋問題提供反映及處理的機會,終獲國家公園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將水蛙窟聚落劃出特別景觀區,化解墾管處與水蛙窟之間長期存在的爭議糾結。2011年在墾管處的支持下,輔導團隊深入水蛙窟與居民共同協力,希望擴大居民參與,落實推動水蛙窟的生態旅遊與社區保育工作。水蛙窟的社區營造一步一腳印的進行著,從發展生態旅遊共識的凝聚、成立清潔志工隊清理環境、成立巡守隊巡護監測生物資源、培訓社區解說員、規劃特色遊程、導入遊客、解說服務等系列工作,水蛙窟生態旅遊經營體制及自主經營能力已見規模。

要到社區慢遊慢活首先必須解決旅人到社區餐食的問題,因此2015年起輔導團隊為推動水蛙窟茶舖計畫,首先召集社區居民,共同研發社區牧草系列的餐點,如牧草涼麵、牧草米苔目、牧草煎餅、牧草冰淇淋等等,期待得以成為水蛙窟茶舖之餐點。而水蛙窟牧草系列餐點推出水蛙窟牧草餅乾為水蛙窟社區輕鬆小點系列中首項產品,研發構想主要將水蛙窟特色之一牧草,運用於餐點中,製作成牧草餅乾,讓來水蛙窟的旅人返家後,都會懷念水蛙窟這個味道。

 

(三)   滿州鄉里德社區 


2012年開始,墾管處委託輔導團隊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進駐里德社區協助發展生態旅遊。利用工作會議的討論,活化社區組織,強化協會夥伴的溝通與互動,亦不斷培訓在地居民使其成為解說員,希望能透過生態旅遊能使在地居民能擁有些許經濟收入,也藉由遊程路線的規劃、解說設計,引領民眾體驗自然、欣賞自然,瞭解環境保育與社區永續之關係。漸漸地里德社區建立生態旅遊解說服務的團隊,可為民眾解說富含環境教育的知識內容。同時為了確保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經過社區工作會議討論,決議成立里德社區巡守隊,每位受訓的居民都必須成為隊員,每日巡守欖仁溪,一方面藉此瞭解生物資源的狀態,另一方面可以嚇阻違法在此捕獵伐採的非法活動,維持欖仁溪豐富的自然生態。

2012年結合淨灘與生態旅遊活動,分別在春天及冬天辦理的「淨灘工作假期活動」,同年10月,還結合賞鷹的活動,推動欖仁溪賞鷹、住宿、餐食的「鷹該這樣玩」活動,都吸引了許多遊客的回響。2013年春季延續辦理「淨灘工作假期活動」,配合滿州鄉生態旅遊觀光促進會辦理,達成跨區域的合作模式,讓更多相關社區、團體可以相互搭配。2013年夏季初,又與港口社區合辦「賞蟹、採茶、溯溪」的活動,再度作跨社區的合作,發揮彼此特色,減少遊程重複的情況。

輔導團隊於2013年協助里德社區申請環保小學堂計畫,藉由環保小學堂推動社區環境改造,這部分以整合社區居民進行社區綠美化工程,並且辦理環境教育課程推廣環境教育精神,凝聚社區居民環境保育的共識。2014年輔導團隊與社區居民開始規劃如何利用閒置空地建立社區菜園,增加在地風味餐的特色,以符合減碳為目標的低碳飲食。接待家庭之房屋外觀綠美化及利用環保素材進行改造示範,藉此引發其他居民自發性的維持自家整潔,且各有各的特色,增加環境教育解說題材及價值。

2015年輔導團隊持續協助里德社區推動手作漂流木裝置藝術、社區菜園之運用、延續接待家庭外觀改造之經驗,改造臨近住家民宅、辦理棲地營造工作等工作。在執行環保小學堂計畫最後一年,社區居民漸漸感受到環保小學堂三年執行成效,藉由環境維護活動讓社區居民同心協力為自己生活環境維護,已提昇生活與生態旅遊品質,至2018年已培養6位環境教育人員與21位環境教育志工,建立社區菜園的低碳飲食理念。

在輔導團隊積極陪伴下,里德社區生態旅遊服務逐漸穩定,也因生態旅遊的推展及對環境關懷的表現,於2012年獲得屏東縣第一屆環境教育獎社區類特優,得以角逐全國環境教育獎之資格,古堅謀執行長亦獲得2012年屏東縣第一屆環境教育獎個人類優等獎項,2013年更因為環保署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實施成效良好,優先入圍2014年的環保小學堂計畫之示範社區。2017年里德社區榮獲第五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區組優等。里德社區自一個令人憂心的獵鷹部落,因生態旅遊的環境教育而成為護鷹部落的動人故事獲得肯定。

現居里德社區的雨來菇(葛仙米藻)青農李瑞良,曾經離開里德十年在外,2016年為了照顧母親,返鄉承襲雨來菇栽植技巧並從事社區生態旅遊解說工作。他研發雨來菇農事體驗與雨來菇水餃,遊客可至農場體驗農事,採雨來菇、洗雨來菇、包雨來菇水餃和品嘗,還有半斤雨來菇當伴手禮。

在墾管處2017-2018連續兩年的專案輔導下,2018年里德社區已經有七名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人員,並於2018年底前完成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將於2019年初成為屏東縣第一個以社區發展協會為申請單位獲得認證的社區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為社區生態旅遊增加正面的效益。

 

(四)   恆春鎮龍水社區

 

龍水社區因鄰近龍鑾潭,且地勢平坦,水源充沛,在農業時代是較富裕地區,自古以來有著「穩水雙冬九折田」的美名(意指充足的水源加上肥沃的農田,每年可栽植二期稻作)。近年推動有機耕作,在臺灣最南的有機稻田上,培育出有名的「琅嶠米」。由於少農藥污染,加上以木板、竹材等材料所搭建的天然溝渠,淡水濕地生態豐富,僅在田埂即可進行生態觀察。

有機瑯嶠米的產生,緣於恆春鎮農會輔導龍水社區的農業轉型,在鎮農會與里辦公室的大力推動下,於2006成立「恆春鎮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共有21位年紀7585歲的老農民加入,接受寶島有機協會輔導認證。有別於一般慣行毒害農業,以回復傳統自然的耕作方式,栽植16公頃的有機稻田,生產出自然、無污染有機稻米。有機稻米的栽植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與投入,禁止噴灑有害環境的殺草劑與農藥,因此農田中的雜草與福壽螺,都須以人力移除。

在恆春的烈日下,依照農作節氣,揮汗如雨的進行各項農務。收穫的每粒稻米,都是老農民費盡心血的成果。有機農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有機作物禁止使用化學肥料,僅能使用人力的方式來拔除雜草,而老齡的農民已無體力負荷這項沉重工作,因此會透過僱工的方式來協助除草。僱工除草、收割稻作等所費不貲,但即使這麼辛苦、利潤有限,龍水社區的老農,仍本著友善環境的理念持續傳統農耕,在南臺灣的豔陽下,種植健康無毒的有機稻。

為推廣有機耕種及發展特色遊程, 2013年龍水社區承租6分的農地栽種有機稻,墾管處支付農民相關管理費用生產有機米,同時這塊農地也作為生態旅遊活動的場所。2013年「龍金歲月工作假期」在這塊農地上辦理插秧、收割及脫穀等系列活動,吸引260名遊客參與,而收割的稻米,墾管處與屏科大輔導團隊協助進行有機米的包裝設計,並以「龍水瑯嶠米」的品牌推廣銷售。

2012年初,墾管處與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團隊開始進入龍水社區推動生態旅遊,吸引當地居民及民宿業者加入生態旅遊的行列。20122018年,自溝通、會議、形成工作團隊開始,已培訓2梯次社區解說員,並成立「龍水社區巡守隊」,以定點觀測方式,記錄鷺科及雁鴨科鳥類的數量、行為和所在環境,以保護生態旅遊資源。

龍水社區的遊程依農時發展具特色的「龍金歲月割稻工作假期」,以及「有機稻插秧工作假期」活動,初試啼聲即獲外界回響與支持,吸引許多家庭參加。透過工作假期,讓孩童體驗傳統農村生活,瞭解唐朝詩人李紳《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以及「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教人要能夠飲水思源,對農夫心存感激的價值觀,參與遊客表示這樣的活動深具環境教育的意義。

常態性遊程以湧泉周邊有機稻作區為主軸,發展成為龍水社區的第一條「有機稻作區生態之旅」遊程,內容包括有機稻作區解說與手作傳統米食體驗。由於龍水栽植有機稻,淡水生態相當豐富,隨處均可發現魚蝦螺貝,適合親子體驗農村生活與生態。此外,龍水社區已發展出多種以米作為主角的料理,在米食的製作體驗過程,可以貼近先民的生活智慧,享受親手製作的樂趣。2013年春天,臺灣民謠音樂家簡上仁教授造訪龍水社區,創作了「琅嶠紅龜粿」、「琅嶠米,好滋味,食了香味住嘴齒。琅嶠米,米有機,予咱健康笑微微。紅龜粿,香擱甜,鼻著嘴瀾搓搓滴。紅龜粿,黏黐黐,參有臺灣的鄉土味……」,簡短的歌詞,將龍水有機米的美味濃縮在歌曲內,更加凸出稻米在龍水社區遊程的角色。

龍水社區寶靈宮供奉灶神,社區餐飲人才濟濟,在地流傳著「龍水出總舖師」之盛名。20126月在屏南社區大學的支持下,辦理風味餐研發課程,成果相當豐碩,也帶動社區居民研發風味餐的風潮。墾管處進一步聘請高雄餐旅大學專業師資進行風味餐系列課程,以有機農業、低碳旅遊及百哩飲食精神作為主軸,聘請專家指導風味餐的烹煮、擺盤、裝飾,並透過營養專家指導食材的搭配,標示風味餐的熱量,讓來訪遊客可依自身狀況,適量品嘗在地佳餚。風味餐研發,建立龍水社區自然養生的餐飲特色,提昇風味餐的精緻度,亦與有機農業及生態旅遊相互呼應。

 

(五)   滿州鄉港口社區

 

墾管處自2012年開始推動港口生態旅遊,屏科大團隊進駐後,先著手於社區內可發展之生態旅遊工作項目,經由工作會議討論,可分為生態旅遊解說、社區巡守監測、風味菜色的提供、民宿、DIY活動等。2013年透過工作會議的討論,活化社區組織,強化協會夥伴的溝通與互動,並在過去的發展基礎下,修正生態旅遊遊程路線,以社區居民可以解說夜晚生物為主,開始夜間生物的室內課程及室外實作,以一週2~3次的密集課程開始訓練,而後期則是完整的室外實作,真實體驗解說的技巧、方式。在培訓的過程中,陪伴團隊為了要居民能夠有更多觀察生物的機會,2013年在墾管處的見證下成立巡守隊,而隊徽則採用社區居民自行設計的標誌,巡守隊在夜間進行監測,監測物種為各式陸蟹及昆蟲、蛙類,希望能嚇阻不法人士的捕捉。因為社區巡守隊的積極及蒐證,多次順利舉發外地的不肖人士前來港口捕捉中型仿相手蟹,成功為社區守護在地資源。在路蟹降海釋幼的季節,港口社區巡守隊也會擔負起護蟹過馬路避免被車輛「路殺」的責任,守護在地的生態資源。

20135月為配合巡守隊授旗活動,特舉辦夜間賞蟹活動,讓參與人員欣賞港口陸蟹的美,由培訓中的解說員負責帶領一場深度之旅,與會人員聽見解說員的在地知識及守護故事。6月,港口社區培訓課程告一段落,第一批通過上課時數的培訓解說員,在墾管處的考核之下順利取得解說員證書,開始作為港口社區的解說先鋒,墾管處配合推出「賞蟹、採茶、溯溪」的活動,以港口社區的茶、蟹配合里德社區的溯溪生態旅遊活動,讓社區解說員開始感受生態旅遊的魅力。

自從李安導演所拍攝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大賣後,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港口工作站白榕園成為大眾嚮往參觀的地點。墾管處與屏科大團隊作為橋梁,獲林試所支持同意白榕園由港口社區以環境教育方式參與經營,並以環境教育方式帶領遊客進入園區。2014年下半年,解說員積極在白榕園進行環境教育技能訓練,於20152月正式導入遊客,並經遊客回饋相關意見修改活動方式,經過不斷的回饋、修正,目前白榕園遊程正式上線經營,成為港口社區另一個具有特色的環境教育及生態旅遊的路線。

輔導團隊為了提升社區農產品的銷售,2015年起協助港口社區進行港口茶與黑豆兩項產品包裝設計工作,首先針對港口茶外包裝及黑豆貼紙進行設計。在港口茶包裝部分,除了舊有的茶袋茶罐方式,改用小茶包方式,適合不方便用茶具泡茶的族群所設計,深受上班族的喜愛。而送禮部分,則可選擇精裝外盒,盒內空間可放置半斤重的茶袋或20包的小茶包,提供給遊客自由搭配的選擇;而黑豆是港口主要農產品,也是有機產品,主要由滿州農會協助有機認證及採收包裝,為了提升港口社區的品牌,包裝上的貼紙請大光社區前總幹事郭辰峰協助設計具有品牌識別系統的標誌,社區相關產品則會運用此識別系統。

港口社區將生態旅遊營收用於關懷社區老人,除了加菜並致贈敬老金,2017年獲得衛生福利部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績效組優等獎。得獎的關鍵在於近三年推動港口生態旅遊轉型成功,加上港口社區生態旅遊推出獨一無二護陸蟹過馬路、港口茶體驗、黑豆豆腐、探訪白榕園等多樣特色遊程。

 

(六)   恆春鎮大光社區  

 

墾管處自201212月開始於大光社區溝通發展生態旅遊,屏科大輔導團隊進駐後,於2013年期間進行25次工作會議,會議針對相關工作進行分組,討論各項重要工作議題,凝聚社區夥伴共識,並活化社區協會團隊。藉由遊程路線的規劃、解說設計,引領民眾體驗自然、欣賞自然,瞭解環境保育與社區永續之關係。大光社區已建立生態旅遊解說服務的團隊,可為民眾解說富含環境教育的知識內容。同時為了確保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經過社區工作會議討論,決議成立大光社區巡守隊,每位受訓的居民都必須成為隊員,根據潮汐時間進行巡守,一方面藉此瞭解生物資源的狀態,另一方面可以嚇阻違法在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採捕的非法活動,維持潮間帶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

為推動大光社區生態旅遊發展,屏科大團隊針對大光社區生態旅遊資源進行勘查,共同現勘大光社區陳達故居、代天宮、雷打石、潮間帶生態旅遊路線等生態旅遊重要據點。透過資源勘查,瞭解生態及人文資源地點、位置、資源屬性等,作為生態旅遊行程規劃的重要依據。大光社區的巡守監測自20133月份開始實施,於退潮時進行巡守監測工作。輔導團隊人員針對解說資料進行整理及相關統計分析,將大光監測資料轉化為有意義之數據,供社區解說員作生態解說時的參考,並長期監測潮間帶生物動態狀況。透過資源調查結果並綜合社區周邊景點之收集,認為大光潮間帶及月琴文化為重點資源,並針對兩項重點資源發展生態旅遊遊程。

屏科大團隊在大光社區潮間帶遊程的規劃上,除日間潮間帶外,也推出夜間潮間帶探索遊程,但需配合潮汐時間。日間潮間帶體驗遊程及生態浮潛活動大光西邊坪潮間帶,為廣大平緩的珊瑚礁平台,當退潮後,珊瑚礁平台會有大大小小的潮池,有著各式各樣的潮間帶生物,適宜親子遊客進行潮間帶生物觀察活動。暑期旅遊旺季,推出日間潮間帶體驗遊程,遊程推出時段配合退潮適宜活動時間,開放遊客預約報名。

大光社區是民謠傳奇歌手陳達先生的故鄉,社區具有陳達故居重要的人文據點,而民謠思想起是恆春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在地人記憶中的一部分。2013年起輔導團隊協助大光社區成立月琴班,定期定點進行演出工作,目前社區月琴班表演30分鐘之表演節目,分別為男女相褒、牛尾絆及大光四景等三段曲目,在每段民謠進行前,先針對歌謠內容及背景進行說明,再進行歌謠的演唱,透過歌謠的解說與表演,讓來訪遊客瞭解大光民謠文化的內涵。暑期遊客量較多的週六下午,於陳達故居的小庭院進行民謠演奏或諮詢。

大光社區海產店多,回鍋油也多,大光社區透過台中市萬人環保肥皂講師團江鳳英老師,指導大光社區五位媽媽志工回收餐飲店回鍋油,製皂成份有回鍋油、氫氧化鈉、水、香茅油。做一公斤的環保皂,即可解決一公升的回鍋油。透過大光社區環保皂的製作,可攔截回鍋油、處理回鍋油,維護大眾食安、解決城市垃圾、終止污染。

大光社區目前只有三家海產店願意免費提供回鍋油給社區製造環保皂,所製造出的環保皂及清潔劑,也酌量回饋給供油的店家,部份則由社區民眾購用,不僅清潔效用大、又無一般化學清潔用品之後遺污染問題。大光社區希望以後有更多店家樂於提供回鍋油,讓社區擴大產製環保皂。 

 

(七)   滿州鄉生態旅遊觀光促進會

 

 

滿州鄉生態旅遊觀光促進協會(以下簡稱滿州協會)成立於2010118日,主要推廣滿州鄉地區的生態旅遊、生態保育以及相關活動,其中里德村是灰面鵟鷹、赤腹鷹等猛禽秋天過境南飛必經之地,是臺灣熱門的賞鷹勝地。此外,長樂村的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內,蘊藏著水生植物、蕨類、蘭花種類豐富,適合進行環境教育及生態研究;位於永靖村的七孔瀑布,源於老佛山,因沖刷溪床而形成七個孔()穴,也就是七層瀑布群,具有地形上的特色;而位於港口村的港口溪出海口,生態也相當豐富,有因為紅色外觀而讓人以為是煮熟的螃蟹還會走路的中型仿相手蟹、居住在林投樹上的林投蟹、體型龐大的兇狠圓軸蟹、紫地蟹、保育類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等,是大自然的課堂,皆是適合發展環境教育或生態旅遊的地方。2013年,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團隊正式協助滿州協會推動生態旅遊的發展,此時里德與港口社區已經開始發展生態旅遊,滿州協會為了區隔市場,以滿州村內的人文史蹟作為滿州協會的主要生態遊遊路線,而遊程景點之間的移動,使用無動力且環保的單車來進行遊程,讓遊客騎著單車運動的同時,也體驗滿州人文故事之美。

滿州鄉農事的發展受到地形、土壤、日照與落山風的影響甚大,因此發展出有別於其他鄉村的農事體系,演變到近期農民漸漸改種牧草、紅龍果、雨來菇等作物,並保留許多早期使用的農具、展現出滿州堅強的人文風情。因此屏科大團隊與滿州協會討論後,於2015年推出滿州農事體驗活動,以人文田園為主題,透過親身體驗讓遊客體會農村生活的樂趣,並帶領遊客到當地居民兒時遊玩地點體驗溪邊戲水之趣。

在滿州鄉除了時常在空中飛舞的大冠鷲與10月份來滿州相見歡的灰面鵟鷹之外,滿州協會與在地養蜂場合作,由輔導團隊協助規劃,於2016年推出讓遊客近距離欣賞蜂鷹的姿態。滿州協會與養蜂場主人希望透過滿州這個賞鷹聚集的場所發展更多賞鷹與在地遊程結合,作為滿州冬季新遊程型態。

2013年開始,進行滿州人文路線的解說訓練,並於2013719日辦理解說員認證,以穩定發展滿州村內第一條生態旅遊路線。此外,2012年南仁山保護區因颱風影響而封山,2016重新開放遊客申請入山,並配合環境教育解說制度提供遊客選擇。環境教育解說員由滿州鄉民擔任,並由滿州協會協助墾管處經營管理南仁山保護區環境教育解說路線,歷經6個月解說員培訓工作,於2016年正式推出南仁山環境教育解說活動。

里山生態公司團隊協助滿州協會於2016年調查茶滿古道路線及地點,進行調查記錄與巡守監測,並將相關資料作為訓練生態解說員的實地解說能力、內涵與技巧之用。此古道原為日據時期港口與茶山的學童到「豬嶗束國語傳習所」及1906年後的「蚊蟀公學校」即現今滿州國小求學之路。滿州協會利用現有的自然素材,開發與設計手工藝,透相關解說輔具,讓遊客更了解此古道文化價值所在。

 

(八)   滿州鄉永靖社區


 

電影「海角七號」中的茂伯就住在永靖社區,社區內的住戶相當分散,對一個郵差新手來說是件相當辛苦的差事,因為永南路42號和43號就相隔一個小山丘,因此遊程是帶遊客仿照郵差走過這個小山丘。登上山丘頂端,遠望門馬羅山、老佛山及社區村落,視野開闊心情舒暢。山坡以草生地為主,當中有不少野生番石榴,果熟香味令人流連忘返,偶可遇見成群的牛,漫步在草原中低頭食草。沿途皆是與在地居民習習相關的民俗植物—黃荊、過山香、毛柿、恆春月桃、山葡萄、海金沙、臺灣海棗、艾納香等;也可看見小雲雀、大卷尾(烏秋)、大冠鷲等鳥類。此一路線兩端分別是永南路42號及43號,取材電影海角七號的茂伯角色,因此取名為「茂伯送信遊程」。

2017年永靖社區配合墾管處活動辦理藝術家駐村,永靖社區駐村藝術家—鄭中和,以竹子搭建一座郵差帽外型的遮蔭處,社區決定將作品設置在「茂伯送信」遊程路上。鄭中和先生的作品取名「勇進。探索。記憶郵差帽」,他說,連綿的草原與山是永靖人生活的地方,以竹子搭建一處郵差帽外型的遮蔭處供旅人休息、沉澱與賞景。他期待永靖「茂伯送信遊程」活動,在提供旅人實境的角色扮演外,更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每人都是頭上頂著無形「郵差帽」的傳播者。

 

(九)   車城鄉後灣社區


後灣為典型的農漁村社區,早年居民生產型態以務農、漁撈為主。數十年來因經濟、生態環境的改變,社區謀生不易,人口外流嚴重。近年來又因經濟型態的改變、旅遊的興起,後灣優美的環境吸引許多外縣市人士移入投身民宿業,也讓後灣旅外遊子興起返鄉發展的意願。2013年社區發展協會新任理事長劉和生帶領居民進行資源調查,建構社區團隊,2016年更推動社區長者關懷據點,召集社區志工照顧社區長者,並於社區粉絲頁面分享相關照片,讓旅外村民看到家中長者有被妥善照顧,對社區團隊感到認同並支持。

後灣除了辦理關懷據點外,亦期盼社區可以永續經營,因此經會議共識後,決議發展生態旅遊及無動力水上活動如獨木舟及SUP (Stand Up Paddle-Board),經由專業講師及里山生態公司輔導團隊的帶領逐步進行資源調查、解說路線的選定和實際解說的演練,培養生態解說員及巡守員,並培力社區人才,建構社區自主經營團隊。

2016年由墾管處及輔導團隊協力下,開始構思後灣無動力水上活動的推動,2017年獲得墾管處同意試辦無動力水上活動計畫,滿足社區夥伴生計需求外,並擔負起維護環境資源的責任,2018年藉由輔導團隊協助與後灣比鄰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推出夜宿海生館鹽語傳情合作專案,為社區帶來穩定的收益,透過生態旅遊及無動力水上活動的方式推動,得到平衡、永續的經濟與環境議題解決經驗。

 

(十)    恆春鎮國境之南生態文化發展協會

 

由墾管處於2015年輔導鵝鑾里在地居民成立的「國境之南生態文化發展協會」,經里山生態公司輔導團隊培訓出第一期15名環境教育解說員,並從20164月正式上線服勤,成為龍坑生態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教育解說員,讓遠道而來的遊客,不僅一改以往走馬看花的行程,更真正領略一場生態饗宴及知識與美景的洗禮,因此大獲好評。

龍坑生態保護區位於鵝鸞鼻東方1.5公里處,最大特色是珊瑚礁海岸隆起的高地,保護區遍佈崩崖、礁裙、峽谷等特殊地形。進入龍坑生態保護區必須先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經獲准進入生態保護區的遊客,須同時搭配環境教育解說員帶領才可進入。進入保護區的遊客由國境之南生態文化發展協會解說員收費進行環境解說,上下午各150人,每天上限300人。參觀範圍為管制站至龍坑木棧道沿線步道。

國境之南生態文化發展協會配合龍坑生態保護區環境教育活動,每個解說員最多可帶15人,費用1500元,捐出500給社區當公積金,逐漸累積公積金到約十萬元。因此於201697日在鼻頭港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敬老」活動,以社區名義從公積金提撥敬老金,發放社區共10670歲以上老人每人600元,這項成果,達到了國家公園與在地居民結合夥伴關係、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將保育成果化為公共財、造福鄉親,一舉雙贏的功效與目的。

    2018年社區決定以鵝鑾鼻燈塔作為社區第一條生態遊程,規劃以鵝鑾鼻公園停車場作為集合點,藉由公園內步道,行經涼亭及海岸沿線,由解說員在墾丁珊瑚礁森林環境的特色下,沿途解說出現物種如寄居蟹、椰子蟹、蛇類及星空,最終步行至鵝鑾鼻燈塔進行燈塔導覽。

(十一)   滿州鄉九棚社區


 

從滿州村嫁到九棚村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怡邑,從社區關懷據點開始推動,發現墾管處近年輔導9個社區推動生態旅遊,讓在地年輕人看到希望。劉怡邑與一群社區夥伴從搜集在地人文、生態資訊、培訓導覽解說員開始,並在2017年透過屏東林管處與墾管處輔導,調查社區的歷史人文亮點包括引發清代「牡丹灣事件」的琉球船難登陸點八瑤灣、濱海古道、南仁山石板屋遺址等,加上壯觀的鼻頭草原和沙灘地質景觀。並透過屏東林管處社區林業計畫培訓社區解說員,2017年底獲墾管處認證為初級解說員。2018年社區推出鼻頭草原生態遊程,沿途可見到如梯田般的草原景致。登上鼻頭草原,除了可欣賞太平洋的美麗海岸及層層山巒外,更可遠眺「牡丹灣事件」的琉球船難登陸點—八瑤灣,又稱九棚灣,並聽解說員講述這段歷史故事。

誌謝:
感謝里山生態公司、陳美惠教授及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相關資料讓我彙整,得以有系統呈現14年來墾管處與在地社區合作發展生態旅遊的大致歷程。

延伸閱讀

台江國家公園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成效良好並持續擴大參與面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輔導社區鳥類監測成果發表令人感動(相片)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相關管理機制概覽

IUCN: Tourism and Visitor Management in Protected Areas

IUCN刊登墾丁國家公園與社頂部落合作保護區管理的案例(中英對照)

墾丁社頂是公私合推生態旅遊的範例

生態旅遊回饋機制範例-墾丁社頂部落發放敬老禮金(影片與相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社頂部落篇

社區生態旅遊輔導是造人工程,以墾丁社頂部落前總幹事蔡正榮為例(相片)

台灣墾丁社頂部落是國際社區型生態旅遊典範—國家公園體系參訪社頂部落第1梯次相片集錦

墾丁社頂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故事暨林務局研習生態旅遊相片集錦

2018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本網誌「社頂生態旅遊地特寫」、「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地特寫」、「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 」、「旅遊地經營管理」、「導覽解說」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3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