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國家公園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成效良好並持續擴大參與面

台南市台江地區擁有歷史悠久的養殖漁業文化,尤其是傳統淺坪式虱目魚養殖模式在冬季固定休養(放水、曬坪、整池、殺蟲害、施肥、注水培養藻床等),適與國際遷移性候鳥來台度冬棲息期間重疊 ,放水期是候鳥覓食好時機,也是國際保育物種——黑面琵鷺視台江為主要度冬棲地的原因之一。然而歷經自然環境與產業變遷,現代水產養殖業為追求更高土地利用經濟效益,傳統的虱目魚養殖型態式微,紛紛改變為深水式集約養殖全年密集生產模式。魚塭利用型態的轉變也影響台江度冬候鳥對魚塭使用的傳統行為模式;另一方面,頻臨滅絕危機的黑面琵鷺族群在全球逐漸重視自然保育的趨勢下,2024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族群數量達6,988隻(台灣則有4,135隻),比2009年台江國家公園成立時的數量(2041隻)增加數倍。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台江處)不得不面對所衍生出來的黑面琵鷺族群棲地擴散及園區內棲地不足(如傳統淺坪式魚塭的消失,尤其現在更面臨光電板胡亂搶地)的課題。

有鑑於此,台江處除致力於園區內的棲地保護,也設法改善園區及周邊魚塭養殖與冬候鳥棲地依存的關係,於是進一步推動「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策略,期望能為大台江地區冬候鳥提供更多友善的棲息環境。

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方式與獎勵

台江處推動的生態友善棲地營造,並非要漁民回頭採行傳統淺坪式養殖方式,而是擷取淺坪式魚塭低水位及冬天放水曬坪有利候鳥覓食之優點,在黑面琵鷺等國際遷移物種度冬期間(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為原則)配合曬坪,並維持至少連續五日以上。在此作業期間,須維持魚塭水位二十至三十公分,且不收下雜魚、不驅趕候鳥、不使用化學藥劑及網具等措施。同時業主須執行生態監測工作,記錄候鳥等物種在魚塭的利用狀況供台江處評估成效。配合者可獲得每公頃5千元的生態獎勵金。金額很小,意義很大。另外的激勵方式則為合作魚塭在接受管理處輔導及獲得核可後,未來這些魚塭的漁產品、加工品、文創品、生態旅遊活動及相關環境解說活動等產品都可以免費獲得「黑琵牌」商標及內政部核發的「濕地標章」雙重加持。

該計畫於2020年試行,起初由安南區城西里嚴里長、七股區養殖漁業產銷班王班長及漁二代回鄉邱姓年輕漁民等3人提供10.8公頃魚塭,成為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的起始合作夥伴。在管理處保育科同仁及受委託的執行單位——南臺科技大學地方創意發展中心陳一夫主任帶領的團隊勤跑地方、誠懇溝通、積極推廣下,加之參與的業者也陸續介紹其他魚塭業者申請,四年來持續增加參與魚塭數與面積,而從業主自主監測結果,可看到候鳥利用已有所成效。

我忝為此計畫的「推動顧問團」成員,參與多年,看到台江處主管與同仁、南臺科大陳一夫老師輔導團隊及地方魚塭夥伴的共同合作努力,在極少公帑的支出下,能獲得有形與無形的自然保育效益,以及創造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共生共榮的案例,見識到這項計畫是成功的,讓我很感動,於是整理一些開會資料,披露此計畫執行的一些細節及目前成果,供各界參考。

2019年至今(2024年)計畫執行歷程

 

2023年度已有27位養殖漁民合作,營造80.77公頃生態友善棲地魚塭,2024年度則朝營造200公頃目標邁進,逐步建構台江生態友善棲地綠色地圖。

 

2024年的執行規劃

 

2024年「推動顧問團」的任務

顧問團現勘申請的魚塭 / 王建智攝
顧問團現勘申請的魚塭 / 賴鵬智攝

 

從鳥類監測統計可以看到四年來營造友善生態魚塭對候鳥的正面效益

3位漁民在歷年操作期間自主監測鳥類數量統計

 

下圖是魚塭執行生態友善計畫時的候鳥群聚狀況

 

下面二圖是漁民在原訂5天操作期外,自動延長降水位曬坪的操作天數,增進鳥類覓食機會。

 

下面五張圖說明2023年營造生態友善棲地的成果

 

因每位漁民申請的魚塭位置與面積皆不同,囿於獎勵金預算有限,因此必須依照以下的計分方式,核定可以加入合作的魚塭。

 

為鼓勵參與友善生態棲地營造的魚塭,台江處對其生產的商品(包括漁產品、加工品、文創品、生態旅遊遊程及環境解說活動等)授予「黑琵牌」商標及內政部「濕地標章」使用權,加值其綠色產品價值及行銷亮點。同時建置「黑琵牌資訊平台」作為宣導與推廣通路。

請以消費力量支持「黑琵牌」商品,鼓勵對生態保育有貢獻的漁民!

「黑琵牌」商品介紹與購買:https://www.happyspoonbill.com.tw/product/

 

台江處另也辦理漁民攝影比賽及展覽,鼓勵合作夥伴多以影像記錄友善國際遷移鳥種棲地的生物多樣性成果

 

同時,台江處更出奇招,在合作魚塭旁豎立類似公車站牌的「生態友善棲地」標示牌,除彰顯該魚塭在生態保育的貢獻,聽說也具有避邪驅厄之效,可以阻擋光電業者的干擾。

 

基於前四年深耕基礎,本計畫在2024年預期營造200公頃生態友善棲地,總生態獎勵金也不過區區一百萬元,在政府各種公帑支出項目中真是九牛一毛而已,甚至不到許多硬體建設的零頭,而這樣的小額支出卻能創造廣大的生態效益,以及改善並強化漁民與國家公園的夥伴關係,這是我歷來在審查或參與政府專案中,深感此為公帑花費CP值最高的計畫(即使加上執行計畫的勞務委託費用),值得撰文表彰!

(註:以上圖片由南臺科技大學地方創意發展中心提供)

 

附件:

台江國家公園推動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獎勵作業要點

一、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本處)為保育國際遷移物種之棲地    完整性,鼓勵園區及周緣地區養殖漁民、魚塭經營管理者一起參與    生態友善棲地營造之推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國家公園資源     永續保育利用目標,特訂定本要點。

二、於臺南市安南區及七股區內從事合法養殖漁業或魚塭經營管理者,經執行本處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並通過審核者,依本要點予以獎勵。

三、申請獎勵者須經本處邀集學者專家組成之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推動顧問團(以下簡稱顧問團)審查及本處核定後,於指定魚塭執行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

四、本要點之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係指申請者配合執行下列工作事項:

(一) 魚塭須於黑面琵鷺等國際遷移物種度冬期間(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為原則)配合曬坪,並指定至少連續五日以上為生態友善作業期間(以下簡稱作業期間)。

(二) 作業期間須維持魚塭水位二十至三十公分,執行不收下雜魚、不驅趕候鳥、不使用化學藥劑及網具等措施。

(三) 作業期間應配合本處執行生態監測工作,記錄候鳥等物種棲地利用狀況供本處評估成效;如有發現候鳥傷病之情事,應儘速通報本處。

(四) 其他經本處及顧問團審認對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有貢獻之作為。

五、申請獎勵者應於本處指定期限內,填具申請書(附件一)及檢附下列文件提出申請;申請文件無論核准與否概不發還。

(一) 國民身分證或機構團體登記證等影本及其存款簿封面影本。

(二) 申請人為土地所有權人者,應檢附土地所有權狀影本或地籍謄本;申請人非土地所有權人者,應檢附委託經營、認養或租賃等契約書影本,或養殖漁業登記證、土地使用同意書(附件二)等其他證明文件。

六、申請案件由顧問團依下列程序審查之,並作為本處獎勵與否及優先序位之依據。

(一) 申請資料書面審查:含申請資料比對、魚塭土地使用管制法規查核,以及依據意願度、組織力及生態力等進行綜合評估。

(二) 執行狀況實地勘查:申請者須預先規劃作業期間,接受顧問團現地勘查,並於執行作業期間十日前主動通報,本處得不定期前往魚塭抽查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執行狀況,申請者不得無故規避、妨礙或拒絕。

七、受獎勵者應於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執行完竣後15日內,檢具領款收據及生態調查紀錄表(附件三)等資料,送本處審核並辦理撥款核銷。

八、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獎勵給付基準為每公頃魚塭每一作業期間獎勵新臺幣五千元整,每處每年限領一次;本處得視年度預算調整獎勵案件數。

九、本處對各項獎勵案件,得隨時派員瞭解實際執行情形及評估效益;經顧問團審認無具體生態效益者,本處得暫停受理後續年度之申請。

十、依本要點辦理之獎勵案件應將對象、金額及核准日期等資訊,每年登載於本處網站公開之。

 

台江國家公圜受理黑琵牌商標使用申請須知

一、台江國家公圉管理處(以下簡稱本處)為營造友善國際遷移物種之棲地,鼓勵圍區及周緣地區養殖漁民參與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業務,透過受理黑琵牌商標使用申請,活用國家公圜生態保育形象與品牌價值,達成産業升級或産品加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之資源永續利用目標,特訂定本須知。

二、本須知用詞,定義如下:

(一)黑琵牌商標:指本處2013年6月註冊之編號01584213商標,烏頭魚設計圖名稱。

(二)生態友善棲地營造合作夥伴(以下簡稱合作夥伴):指台江國家公圉及其周緣地區內從事合法養殖漁業,經本處評估魚塭位於國際遷移物種族群主要棲息範圍內,同意執行本處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並通過審核者。

(三)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推動顧問團(以下簡稱顧問團):指本處每年遴選生態資源保育、濕地生態環境、鳥類棲地復育、水產養殖技術、社區營造及生態旅遊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或機關組織代表,組成「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推動顧問團」,協助本處審查及輔導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相關業務。

三、本須知限定受理申請對象為本處合作夥伴,其參與魚塭所生產之加工品、文創品、生態旅遊服務及相關環境教育活動等,並經本處輔導及獲得認可者。

四、黑琵牌商標受理使用申請每年一次,經顧問團評估合作夥伴配合執行生態友善棲地營造之保育成效後,依據魚塭面積、產能或服務容量,核發指定商品合理敦量貼紙、意象物或廣告使用範圍等,並以使用一年為期限。申請續用者仍須視是否持續配合執行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於期滿三個月前重新申請。

五、申請使用者須填具申請文件檢核表(附件一)、申請書(附件二)、使用義務同意書(附件三)後,向本處提出申請。前開文件經本處初審資格無需補件或更正後,即轉送顧問團審查,並視需要安排實地查勘。

六、黑琵牌商標使用申請係由顧問團針對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目的、操作及執行成效等,予以審查後交由本處行文通知申請結果。

七、使用期間本處得隨時派員了解使用情形,若有違反法令規定或其他經顧問圍決議有違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目的者,本處得以書面通知使用人改善或逕予終止使用資格;申請人於資格終止後,所有產品不得以黑琵牌商標名義販售,所餘黑琵牌商標貼紙或意象物應歸還本處,且不得於一年內重新申請。

八、黑琵牌商標使用僅認證參與本處生態友善棲地營造之保育成效,相關產品仍須遵守食品衛生、公共安全、智慧財産權及消費者保護等相關法令規定,若有違法及消費糾紛等概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一切貴任。

想瞭解更多可至黑琵牌官網查詢  https://www.happyspoonbill.com.tw

延伸閱讀:

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賣店商品具公益性與在地特色

台江國家公園鷸鴴生態保護區濕地改善有成,吸引黑面琵鷺進駐

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無障礙步道讓人親近沙洲,方便好行

2013年台江國家公園榮獲國際鳥盟頒發國際保育成就獎

保護國際基金會北京代表處考察奧萬大與台江環境教育影像集錦(影片與相片)

鰲鼓濕地解說員參訪台江雲嘉南生態旅遊實務(影片與相片)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輔導友善農業農戶芳彬茶園參觀記(影片與相片)

金門國家公園栗喉蜂虎營巢地復育成效卓著—慈湖三角堡篇

金門國家公園栗喉蜂虎營巢地復育成效卓著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努力復育武陵廢耕地森林生態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教育課自立建置VR全景影音導覽解說與電子書庫網站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相關管理機制概覽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發展過程與現況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西吉嶼風光,兼談西吉嶼所謂「藍洞」不該稱為「藍洞」(相片)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6網頁-20240308

本網誌「生態保育」、「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導覽解說」、「旅遊地經管理」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