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愈來愈熱已經不是太陽給熱的問題(動畫、圖片)

澳洲My Climate 2050各地上升溫度預測.jpg - 氣候變遷 視覺化氣候預測工具顯示,2050 年澳洲將不再有冬天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的學者與同校的氣候變化研究所(Climate Change Institute)合作,將澳洲氣象局(Bureau of Meteorology)與昆士蘭州政府資料庫(Scientific Information for Land Owners, SILO)中的數據,以視覺化方式呈現氣候變化的影響。資料顯示,到 2050 年,絕大多數澳洲地方將不再有冬季,而是春天、秋天和「新夏季」(New summer)三個季節。新夏季代表時間更長,天氣更熱的夏天,而且一年中有段時間,溫度將持續超過 40℃。 

 

澳洲坎培拉Canberra1960-1990年平均氣溫19.3度C 澳洲坎培拉1960-1990年平均氣溫19.3度C

 澳洲坎培拉Canberra2050年氣溫增高3.8度C 如果氣候變遷趨勢沒有改善,澳洲坎培拉2050年氣溫將增高3.8度C

澳洲坎培拉Canberra2050年平均氣溫23.1度C 澳洲坎培拉2050年平均氣溫將達23.1度C

 澳洲凱恩斯Cairns1960-1990年平均氣溫28.8度C 澳洲凱恩斯1960-1990年平均氣溫28.8度C

澳洲凱恩斯Cairns2050年平均氣溫增高2.8度C 如果氣候變遷趨勢沒有改善,澳洲凱恩斯2050年平均氣溫將增高2.8度C

澳洲凱恩斯Cairns2050年平均氣溫31.6度C澳洲凱恩斯2050年平均氣溫將達31.6度C

 

台灣除了受全球氣候變遷因素影響外,自己也因為不減火力發電的能源政策而持續大量排碳,如果照現在這樣情形繼續下去,台灣在2050年到底會變成怎樣的一個「熱島」,真希望台灣也有學者或單位可以比照澳洲這樣的模式,讓我們瞧瞧,先心裡有數,然後一起當溫水煮的青蛙。

 

美國太空總署在日前釋出一張從1880年至今顯示太陽熱與地球發燒關係變化的統計圖(Temperature vs Solar Activity,如下),粗紅線是地球每11年地表均溫的變化(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粗黃線是地球每11年接收每平方公尺瓦特太陽熱能的平均變化值(Sun’s energy received by the Earth (yellow line) in watts (units of energy) per square meter)。 細紅線與細黃線則顯示每年的數值。

 

1950年代以後,可以看到地球均溫愈來愈高,且其趨勢不跟1950年代前與太陽熱照的能量高低相呼應,而是呈現脫勾現象,尤其近50年,如脫韁之馬愈離愈遠。這顯示的就是現在的溫室效應已非單純的自然因素(太陽照射),是人為造成的,是人類因為生活、生產過程中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 

Temperature vs Solar Activity 1950年代後地球溫度與太陽熱脫勾-NASA-20190523-縮.jpeg - 氣候變遷

 

NASA也釋出一張動畫(The Greenhouse Effect,如下),簡略介紹溫室效應成因。

 溫室效應成因greenhouse_effect-NASA-20190522.gif - 氣候變遷

 

我將上面的動畫分解成四個畫面,並加註中文說明如下:

溫室效應成因greenhouse_effect-1-NASA-20190522-後製-縮 溫室效應成因greenhouse_effect-2-NASA-20190522-後製-縮 溫室效應成因greenhouse_effect-3-NASA-20190522-後製-縮 溫室效應成因greenhouse_effect-4-NASA-20190522-後製-縮

 

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N2O)、以及人造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HFCs)等,二氧化碳占大宗約26%。人類隨著經濟發展需求,大量燃燒石化燃料(如發電、汽機車動力),燃燒後產生巨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將大氣層形成一個鍋蓋,地球就像個悶燒鍋,而且愈來愈悶燒。本來自然界中樹木會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但人類也為各種經濟目的而大量砍樹(不是不能伐木,人工林應該就是可以謹慎且明智利用的資源),於是能協助吸碳的自然機制也破功了,溫室效應就更加明顯。這種狀況如果不改善,就像前面開頭說的,可以預見2050年澳洲將沒有冬天,而這不只澳洲,地球上多處都將這樣。沒有冬天,而夏天會是強熱浪侵襲,人與生物一定都承受不了的高溫,極端天候變化也會成為常態,世界生命將是一片荼炭。其實這樣的日子很快就來,不要以為2050年才可能碰到。

 

NASA也秀出俄羅斯在北極海域 這是2013年6月1日的監測照片,幾乎都覆蓋白雪。

  這是2018年6月24日的監測照片,很大範圍的白雪不見了,只看到裸露的土地與流水或浮冰。

政府常宣導民眾要節約能源,從隨手關燈做起,並且鼓勵(如補貼)購買有節能標章的電器用品。基本上,我也服膺「環境保護 人人有責」的理念,凡事但求諸己,人人做好友善環境的事情,地球生態就會變得美好,人的日子也會好過。但常見「 每天發電的電量都有個上限,不用掉,電也不會存起」或是「工廠用電比家庭用電要多出很多,省家庭用電沒有意義」的言論,覺得民間省的電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應該從工業生產者下手才是大宗,才有效用。言下之意,個人與家庭不必省電,怎麼用都沒關係,反正電廠發電用不完也是浪費,不用白不用。我尊重這樣的想法,要不要自己省電是人家的事,我也管不了。只是我會想到若大家都認為節能減碳是別人的責任,家庭與工廠都大量用電(工業生產再怎麼省電絕對還是大宗用電者),現有的電力也會不足,於是政府就要加碼發電,要加碼發電就要加重燃燒石化燃料(綠能尚不足以成為主流),加重燃燒石化燃料就加速增量排放溫室氣體,溫室效應遽增,人類面對的地球末日也會提早到來。這共業,就大家(包括現在或將要出生的小孩)一起承擔了。

延伸閱讀

2015-2018史上最熱4年,一分鐘看地球139年逐漸發燒狀況(中英對照)

北極冰況消融危機持續惡化-2018北極報告摘要(影片、相片、數據)-中英對照 

北極急速解凍 氣候問題嚴重—2017年地球發燒與北極冰況總檢視(數據、圖片、影片)-中英對照

NASA:2017年是史上第二熱 50秒看地球138年逐漸發燒狀況(影片)

2017北極報告英文全本

北極冰融得更快了—2016年地球發燒與北極冰況總檢視(數據、圖片、影片)

2016及2017蟬聯最熱的1月

2016年史上最熱,48秒影片看地球137年逐漸發燒狀況(含2016年全球氣候報告)

北極冰融不斷,加速溫室效應(影片)

避免二氧化碳在本世紀中加倍的15項計畫

本網誌「氣候變遷」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2 則留言

  1. 是的,和30年前比較,現在的溫度,是比較高。但是,小英政府雖說推綠能,關核電廠,增加燃煤發電,空汙較之前嚴重,是真的綠能嗎?沒有真正的可以減碳的政策,如淘汰過久的車輛,卻沒有一個可以試行的配套方案,是人就要吃飯,沒了吃飯工具,當然有聲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