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019年夏天,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公假自費參訪逾75年歷史的英國老牌戶外(自然)教育機構—英國田野學習協會(Field Studies Council, FSC)旗下的幾個田野學習中心,考察其經營管理及課程活動相關經驗。參訪團隊在Orielton自然中心參加了森林環境教育及林地管理課程,了解FSC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此篇由參訪人員詳細記錄該中心針對小學生設計的池塘生態調查、能量傳遞概念、創作林間大地藝術、搭建避難小屋、認識林中蟲蟲、團隊建立等課程施作內容,值得參考。另外,我也補充了體驗過程的影片與相片,接續在簡報下方,請勿錯過。)
以小學生為對象的課程與活動設計
杜易倉/新竹林區管理處育樂課技士
曾文彥/觸口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教師
一、前言
本報告內容是以2019/08/28於Orielton field centre進行以小學生為對象的課程及活動,其對應的是英國學制第二關鍵階段(Key stage 2,7-11歳,3-6年級)的課程,由該中心專任教師帶領參訪者實際執行課程,並於活動後和學員討論相關內容及架構,並回答相關問題。此次帶領課程教師為Zoe 及David。
(左為Zoe,右為David)
二、實察課程時間安排、流程及內容
(一)課程時間安排
時間 |
課程 |
備註 |
|
09:10 |
池塘生態調查(pond dipping) |
|
|
10:50 |
老鼠保溫 |
|
|
11:30 |
林間大地藝術 |
|
|
12:30 |
( 午 休 時 間 ) |
||
13:50 |
搭建避難小屋 |
|
|
15:50 |
認識蟲蟲課程 |
|
|
17:10 |
團隊建立 |
約18:00結束 |
|
(二)課程一:池糖生態調查
I.地點:Orielton 中心住宿休閒區前池塘
II.器材:撈網、盛水盤、淡水生物檢索表、白板、生物圖卡、水桶、有洞的杯子、量筒
III.課程流程:
i.活動1-水生生物調查
於Orielton主建物前的池塘進行採集,並將採集結果區分4大類(螺貝、水生昆蟲、水甲蟲及蠑源),計算各類數量後合計,於白板上合計各類數量,利用結果討論食物鏈及能量傳遞關係。
ii.活動2-接水遊戲
分成2組比賽,各排成一列,藉由打孔杯子盛水傳遞的比賽遊戲,看哪隊在傳遞過程中留下最多的水,並由此過程討論能量傳遞的流失。
圖 1.器材說明 |
圖 2.在池塘中進行打撈 |
圖 3.淡水生物檢索表 |
圖 4.打撈的結果 |
圖 5.蠑螈及螺 |
圖 6.打撈結果的數量視覺化及討論 |
圖 7.水的傳遞遊戲 |
圖 8.遊戲進行中 |
IV.討論
此課程利用主題式教學訓練科學調查方法及技巧,及在討論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並由學員介紹生物,加強科學式描述及強化表達技巧。將調查到的物種數量轉成貼圖方式呈現,則是啟發學生對於數量的視覺化表現,屬跨學科的教學目的。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適時利用實物及調查結果帶入食物鏈、能量傳遞及不同類群的生物型態與生活棲地關係等,並適時引導及協助使用檢索表認識生物,最後用遊戲來強化體現能量傳遞由高到低的耗損情形。
(三)課程二:老鼠保溫
I.地點:Orielton 園區內林地
II.器材:塑膠瓶、熱水、溫度計及林地內所有的自然素材
III.課程流程:
i. 活動–老鼠保溫
分給各組一個裝了熱水的塑膠瓶,假設這是一隻老鼠,要學員利用林地現有的自然素材,幫老鼠打造一個保持溫暖的家。給各組一小段時間完成後,各組介紹保溫材料與作法,並記錄當時水溫,半小時後再量一次水溫,並討論溫差與保溫材質及施作方式的關係。(中間等待時間則穿插大地藝術課程)
圖 9.課程器材說明 |
圖 10.小組作品,在樹穴,以樹葉及樹枝為保溫材料,並以原木壓實及防護。 |
IV.討論
課程目的在探討保溫材質的良窳,而使用溫度計測量前後溫度差,則為跨課程數學方面的運用。另可用不同的塑膠瓶及水量,探討不同的溫度結果差異。
(四)課程三:林間大地藝術
I.地點:Orielton 園區內林地
II.器材:林地內所有的自然素材都可使用
III.課程流程:
i. 活動–大地藝術
分組利用現場的自然素材進行自由藝術創作,並請各小組於完成後說明創作理念與內容。
圖 11.以樹枝排出恐龍,並以乾草當羽毛 |
圖 12.立體創作,並搭配行動藝術。 |
IV.討論
課程目的在培養學生對於自然環境的認識、接觸及藝術的素養,而在活動的進階方面可以抽色卡來限制創作的顏色或指定材質,並可利用學生間評分來增加活動趣味性及彼此的互動。說明創作主題時,則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類似的課程尚有樹靈(用泥巴幫樹做一張臉)活動。
(五)課程四:搭建避難小屋
I.地點:Orielton林地
II.器材:林地內小徑木、樹葉及藤蔓等各種自然素材。
III.課程流程:
i.活動1-搭建避難小屋
利用森林裡的自然材料(部分是放在現場已經裁切或鋸下的樹枝、樹幹),搭建避難小屋,須能納容至少5人,能防雨,並於搭建後請各小組說明搭建的方式及潑水實測是否能防雨。
圖 13.小組說明搭建的小屋 |
圖 14.教師Zoe最喜歡的小屋 |
IV.討論
課程目的在於團體合作及自信心的培養,開始時,會創造氣氛(如要下大雨了之類),教師也不能提供太多想法及意見。在活動開始前要先說明場域有沒有危險因子及行為規範,如拿樹枝的方式(不可一個人拿比人高的樹材、不能扛在肩上、不能拿比上臂粗的枝條等)。小屋完成後會請各組描述小屋的特性並營造推銷避難小屋的氣氛,說明時要由組員進入小屋證實可以容納至少5人,教師會潑水看是否真能防水避雨。在驗收討論時可用巧克力代表金幣當成點數來彼此評分。
(六)課程五:認識蟲蟲
I.地點:Orielton林地
II.器材:呼啦圈、採集盤、透明罐及蟲檢索圖卡
III.課程流程:
i. 活動1-蟲蟲分類遊戲
分成兩小組,地上排列數個呼啦圈,上有標註蟲足數(0、6、8、14及大於14隻足),各組依圖卡動物的足的數量放置到對應數字的呼啦圈內。
ii. 活動2-找蟲
到林地內找蟲,將收集到的蟲分類。
iii.活動3-肢體表演及猜謎
小組肢體表演,並請觀眾猜是什麼蟲。
圖 15.依蟲足數量分類的遊戲 |
圖 16. 6隻腳及14隻腳分類結果 |
圖 17.課程工具 |
圖 18.課程說明 |
圖 19.介紹找到的蟲 |
|
IV.討論
蟲蟲分類遊戲對象是小朋友,由足的數量來認識同類型的生物,從而啟發物種分類;而找蟲的活動主要在認識蟲的棲息環境,利用找到的位罝了解不同蟲的棲地。
(七)課程六:團隊建立
I.地點:Orielton馬廄中間空地
II.器材:水管、球及塑膠地墊
III.課程流程:
i. 活動1-U型管傳球
隨機分給每個人不同長度的U型管,請學員將球從一端傳到另一端,球在傳送過程中不能落地。
ii. 活動2-勇渡岩漿河
假設學員必須渡過岩漿避難,地墊代表可以放置在岩漿中不會被破壞的浮石,團隊該如何機智合作,運用數量有限的地墊渡過岩漿到達彼岸。
圖 20.教學器具 |
圖 21.傳球活動進行式 |
IV.討論
活動主旨在促進團隊的交流及討論,可多次執行,每次執行後進行團體討論,並於再次執行時改進。如果很快就通過了,可考量再提高關卡難度(傳球改成傳水,或加上時間限制等),讓團隊的討論更多,產生的合作交流機會就更多。
三、總結
FSC教師對課程的熟稔程度、目標的了解、執行流暢度及節奏掌握都是值得學習的。而在戶外環境的運用,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教學除了以體能為主的課程外,多數課程讓人覺得戶外只是室內課的延伸,這或許是受限於教具或是教師對戶外利用經驗的不足,反之在FSC所感受到的,課程則以戶外場域為主,並非室內課的延伸,甚至室內課才是戶外課程的延伸。這種戶外場域及室內教室的主副角色,對於提昇課程的吸引力及增加場域的獨特性都是重要的關鍵。目前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教師在課程執行上及內容設計上勝任有餘,但在對於課程流暢度、質的提昇、細節掌控、戶外場域的利用則是未來可再努力的目標。
以下是簡報內容,請參考:
池塘生態探索課程
能量傳遞遊戲課程
林間藝術與自然課程
團體渡河遊戲
課程體驗後心得分享
您可點flickr網路相簿「英國FSC的Orielton field centre教學活動」看更多相關照片
延伸閱讀: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1-行程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2-Coed y Brenin森林公園的永續森林管理與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簡報及相片)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3-英國田野學習協會困境與轉型—FSC組織重整現況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4-英國薩里郡森林產業及該地區的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現況-以LC ENERGY為例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5-Orielton中心新的營運管理策略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6-教育方案之外的環境傳播:中心展示與設施規劃的教育意涵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7-Juniper Hall之友會成立與運作概述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8-倫敦都會區的都市環境教育課程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9-康威河的淡水域生態研究課程(影片與相片)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10-森林環境教育與林地管理課程
2019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人員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紀錄-12-戶外教學急救背包內容(雙語影片)
本網誌「英國系列」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