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物圈雜誌刊登賴鵬智文章《生態旅遊,一種矛盾的協調》

 在白雲深處的雲南怒江州福貢縣老姆登怒族特色村寨。少數民族是中華文化瑰寶之一,雖然時代遞嬗,但能保留住傳統風味,包括建築型制、風土民情、語言、藝術、在地原生態等民族特色的村寨最有條件發展生態旅遊。

前言

中國《人與生物圈》雜誌關注自然保護地的經營管理,以及中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與如何明智利用,以深度專題報導加上精彩圖片,深入淺出介紹中國生態保護現狀,並對各種自然資源或環境問題提出反省與建議,是一本優質、雋永的中文科普雜誌。我有幸於2009年結緣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繼而開始真正認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畫」。從此陸續參與相關工作,協助《人與生物圈》雜誌對臺灣專家的邀稿,有生態旅遊、生態攝影、環保生活、海洋保護……等文章的引介,增進兩岸自然生態保護經驗的紙上交流,尤其是《人與生物圈》雜誌2011年的生態旅遊」與2015年的生態生活」二個專輯,廣泛又深度地報導臺灣經典案例,更具交流啟發與示範作用。同時也藉此機會將《人與生物圈》雜誌推介給臺灣更多朋友知道,他們可以在網路上閱讀各期文章,瞭解大陸在生態保護(尤其是自然保護地管理單位)所做的努力,並知道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所關心或宣導的各種環境議題。

 

生態旅遊,一種矛盾的協調

(《人與生物圈》雜誌25周年特刊邀稿)

 

以生態旅遊方式執行生態扶貧是依託環境資源,在生態保護和友善環境資源利用方式的基礎上,發展綠色產業,帶動旅遊地社區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從而實現經濟弱勢地區的永續發展,所以生態旅遊是人與生物圈共生共榮及生態扶貧的有效實踐方案。

 

這些年我也隨著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在大陸一些保護區交流、學習、考察以及瞭解各保護區的艱辛任務。我看到所有保護區的第一線同仁都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在自己崗位上,為保護自然生態付出最大的心力。我覺得中國大陸地大物博,處處是大山大水,無論是人文或自然資源,都是多元又特殊的「品牌」,非常適合開展生態旅遊。但在目前實務上,我覺得應該加大以下幾方面的傳播和培訓力度:

 

一、政策宣示與政策工具的運用。中國大陸在生態文明建設政策框架下,各地都在喊發展綠色產業、生態扶貧,但有些地方卻將郊野旅遊也稱為生態旅遊,民眾與業者(包括景區旅遊公司)的作為也亂象叢生。目前也還沒有建立生態旅游標章制度,若能訂定一套嚴謹、負責又務實的標章制度,可以讓政府機關、業者與社區有所遵循,也能釐清一般人對生態旅遊的誤解或迷思,更有助於正規生態旅遊的推動及環境與經濟的相互扶持。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生態旅遊成功的要素有三,值得分享。

1.      昆士蘭州政府有明確的生態旅遊政策(如制定了《昆士蘭2013-2020生態旅遊發展策略及行動方案》),業者與民間社區有意開展生態旅遊者,清楚理解政府的用意與決心,而能堅定的跟隨、投入;

2.      澳洲生態旅遊協會推行生態旅遊認證系統,有5大類(生態旅遊認證、生態旅遊地認證、氣候行動認證、尊重原民文化認證、生態導遊認證)10種標章,在市場上也有區隔“掛羊頭賣狗肉”不肖業者的作用;

3.      昆士蘭政府支援並配合生態旅遊認證系統,給予有認證的業者一些特許權利,例如特許帶團進入保護區(或管制區)、比沒有認證者延長許可經營的服務項目或是降低規費等,引導業者儘量接受認證並以尊重在地文化與保護在地資源的方式運營生態旅遊業務。

 

二、要有專業的生態旅遊輔導團隊進駐旅遊地與社區輔導、培訓。在推展某個地方或區域的生態旅遊產業時,最好能委託專業的生態旅遊輔導團隊進場協助政府部門與旅遊地居民之間的溝通、協調與合作,並引進師資培養在地業者在餐飲、旅宿、解說、工藝、展演、接待……等各方面專業服務能力,尤其培訓當地居民關心環境、保護生態、傳承文化的思想與技能,以確保旅遊地推展的生態旅遊符合國際生態旅遊協會對生態旅遊的定義: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維續地方居民的福祉,並要有解說及對業者與遊客教育的內涵。

 

生態旅遊是專業取向,綜合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地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觀光學……等多門學問融合的旅遊事務,專業要求高,並且以「調查生態旅遊資源、凝聚共識擬定策略、教育訓練、建置產業營運機制、建置資源管理機制、生態旅遊資源商品化、行銷推廣、檢討策勵」為建構旅遊地生態旅遊發展架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不急功躁進,不表面功夫,一切實事求是,穩紮穩打,才能有可長可久的生態旅遊成果呈現。

 

三、幫助公務人員及民眾厘清「生態旅遊」跟「一般大眾旅遊」的分別。生態旅遊有崇高的理念,具備理想性(友善環境、永續發展)、教育性(自然教育、環境教育)及公益性(生態保育、社區福祉),也有嚴謹的操作規範,非一般大眾旅遊可相比擬或混用的。

 

有的民眾與地方官員以為到有「生態」的地方遊玩就是「生態旅遊」:賞螢火蟲遊也叫生態旅遊,不管螢火蟲多不是因為棲地純淨而是因為人工繁育或從外地大量抓(買)來放的;賞鯨豚遊也叫生態旅遊,不管船家對鯨豚群橫衝直撞;賞鳥遊也叫生態旅遊,不管導遊是否用不正常手段(如播放鳥音、誘食、干擾)逼鳥出現。這種只管「玩」生態卻不對環境盡保護責任的旅遊,應稱之為「偽生態旅遊」。

 

也有很多人以為到農家樂吃風味美食,住民宿賞風景,到村寨看歌舞表演並且下場同樂就是生態旅遊,其實這些跟一般大眾旅遊沒有差別。

 

生態旅遊的評定不在表相的資源面類別多寡、內容豐富與否、特殊與否、稀有與否,而在細膩的操作面,那是生態旅遊的精髓,操作得當則發揚了生態旅遊精神與原則,環境資源得以受到保護、社區得到經濟利益與公益、遊客則有深度與優質的遊憩體驗;操作不當則環境資源與人類兩敗俱傷,觀光產業也無法永續經營。

 

生態旅遊的操作環節牽涉很多關係權益者,也就是操作主體,從主管機關、旅行社、交通業、餐飲業、賣店、展演團體、工藝坊、旅宿業、社區組織到解說員(全陪或地陪),每一個都有其分工角色與任務,每一個都必須理解生態旅遊的理念、原則及做法,重視生態旅遊的神聖性,真心誠意的執行所負責環節的所有細節,讓生態旅遊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功能可以徹底發揮。

 

四、對保護地的旅遊事務成效不能僅以遊客量或營收多寡來衡量。保護地的設立是為了保護所在環境的珍貴野生動、植物棲地或水、礦物、地貌地景等資源,並非以發展旅遊為初衷。

 

生態旅遊是以觀賞、親近、瞭解生態(自然資源),進而付諸保護行動為號召的行程,如果少了生態保育基本要求,就會只是消耗生態、干擾生態,甚至破壞生態的一般大眾旅遊模式。

 

生態旅遊是以經濟為誘因,吸引權益關係者投入生態旅遊的服務行列,從中賺取利益後,知道環境資源是他們的財神爺,因此願意照顧生態,保護環境,最終回歸到生態保育的目的。

 

生態旅遊其實是一種矛盾的協調,既要滿足遊客親近與觀賞自然資源的需求,也要滿足當地人以不濫捕、濫採自然資源,賺取經濟利益的需求,更要以保護自然資源的原則,用最低的干擾來滿足以上的需求。這真是困難,但不能因為困難而放棄生態旅遊是以生態保育為核心價值的基本理念。

 

     參與生態旅遊推動相關單位、業者、輔導團隊及社區居民以「尊天、敬地、愛人」的心態處理人與環境及人與人相待的問題,以最不傷害環境與最少耗損的方法獲取、利用自然資源,而與周遭識與不識之人都以愛護親人的同理心扶持互助,則環境資源永續運用與提升社區利益的目的都水到渠成,綠色產業、生態扶貧、生態旅遊交互綜合運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的理想終將實現。 




  

  《人與生物圈》雜誌25周年特刊封面—2019年第5期(2019年10月發刊) 

延伸閱讀: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里山生態公司文章《恆春的土會黏人》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蔡惠卿文章《創建永續新生活模式》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許逸玫文章《建立永續家園》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體驗台灣社頂公園夜間生態》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彭瑞祥文章《交流改變環境》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環境教育案例》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宋心怡文章《鰲鼓濕地生態簡史》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衣食住行話生態》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工作假期》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保育案例》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陳仕泓文章《台北關渡自然公園》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王力平文章《台灣之美》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賴鵬智文章《台灣生態旅遊新典範—鰲鼓濕地》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陳美惠教授文章《台灣生態旅遊回顧與展望》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出台灣作者撰寫生態攝影簡介、螃蟹拍攝入門與生態攝影圖片管理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桃米社區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賞鳥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步道志工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社頂部落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頂笨仔聚落篇

中國「人與生物圈」雜誌報導台灣珊瑚礁保育

中國「人與生物圈」雜誌報導台灣鯨豚保護和賞鯨旅遊

中國茂蘭自然保護區環保工作在挑戰中前行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荔波宣言」(相片與影片)

生態旅遊的六大難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40周年大會現場紀實(影片與相片)

本網誌「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3 則留言

  1. 人與自然,數十萬年來,是既合作又對抗的互應關係!

    自然可以開發,前題是要保護自然原始再生恢復能力。

    我的農場山羌很多,松鼠很多,適度捕捉,其實無傷大雅,只是,要抓,還不容易呢!動物的警覺性是很高的!

  2. 問題在於進行生態旅遊的「觀光客」們是否也抱持分享的同理心,還是只是到此一遊的心態?
    生態旅遊還有很多讓我們「做中學」的空間。
    謝謝兩位大師的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