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梵淨山保護區推展生態旅遊的願景

2015年4月25-30日我受邀到貴州省考察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裡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定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此保護區有10-14億年的古老地塊與奇特地景,有茂密的原始林,也是僅剩約8百多隻特有種黔金絲猴在貴州的唯一棲地,也有極具歷史文化及顯現常民生活狀態的少數民族村寨。該保護區管理局欲發展生態旅遊,但觀念模糊,這次我接受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邀請前往勘查資源,並對管理局與保護區所在市縣政府(銅仁市、江口縣、印江縣、松桃縣)相關單位演講臺灣表現良好的公私合作推展生態旅遊的案例(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社頂部落、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頂笨仔聚落、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鰲鼓濕地周邊社區),提供他們參考。他們聽了很佩服臺灣的社區可以在公部門培力下有社區解說員進行景區收費導覽解說並投入義務保育行動及環境資源監測、社區利益回饋等。 

 

賴鵬智生態旅遊講學-貴州梵淨山保護區管理局-20150429-洪惠璟攝-5-縮.JPG - 日誌用相簿賴鵬智在梵淨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演講

此影片可全螢幕觀賞,如頻寬夠可在放映後點選更高畫素觀看,效果更佳。錄影器材:Panasonic HDC-HS700

事後,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邀請我寫一篇對梵淨山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建言,於是我針對粗略的訪察所見提出幾點想法,希望該保護區可以在剛開始發展旅遊的時候就走上正軌,該文刊登於2015年6月出版的「梵淨山專輯」,我將原文張貼如下,敬請指教: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3號-梵淨山專輯-賴鵬智文章在內_頁面_01.jpg - 日誌用相簿

 

梵淨山保護區推展生態旅遊的願景

當人們循著數百年前僧人或朝聖信徒腳踩的窄徑凹痕,吃力的拾級攀爬到特立孤峰—梵淨山紅雲金頂上,站在十億年前原在海底的變質岩平台展望寬廣的四周,無論是晴空萬里或是煙雨濛濛,尤其與老金頂的奇峰怪石遙遙相望,那氣象萬千、氣勢磅礡的大地景色,就讓人打從心底佩服這老天爺的傑作,也深自感到有幸能與古人站在同樣的聖地感應日月長昭、大地不朽。

國際上早期在劃定保護區時是將原居其間的住民遷移出保護區,採取淨空人類的方式以確保保護區不受人類開發或利用的影響,不過近代思潮對保護區的管理與利用有很大的轉變,已不再視人類為保護區的「天敵」,而將原居民也視為保護區環境因子之一,應設法讓原居民與自然保護區共生共榮。但既稱自然保護區,就是對自然資源設有嚴格的保護條件,人類是不能予取予求的,那麼人類要如何能生活其中又能溫飽呢?於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開始提倡「生態旅遊」(Ecotourism),希望藉著推展生態旅遊能讓人類以友善環境的方式明智利用自然資源並可持續經營。他們認為生態旅遊也是在自然保護區解決居民生計與資源保育衝突的一帖良方。

國際上沒有統一的生態旅遊定義,但各家定義大同小異,至少不會認為在風景優美或是自然生態豐富的景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大眾觀光旅遊都可以叫作生態旅遊。我對生態旅遊的認知是:「在旅遊過程中力行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環境教育與社區福祉等要素,讓旅遊成為一種友善環境又利益眾生的生活態度。」生態旅遊不只是景區管理單位與業者要負起維護環境資源的責任,遊客與當地居民也同樣都有責任。生態旅遊讓居民瞭解到保護在地自然資源可以吸引遊客前來而獲取觀光利益,所以居民願意保護當地資源而成為大自然的守護神。另一方面,生態旅遊對遊客的影響不應該僅限於遊程中的體驗,還應該是把對大自然的感動帶回家,從生活中力行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讓居民獲益並守護環境,讓遊客理解並融入生活,這才是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

梵淨山是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其意義有四
一、 以經濟誘因帶動居民參與生態保育:生態旅遊不只是景區旅遊公司創造工作機會,也要讓周邊居民知道是靠著保護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山林美景才有今天發展旅遊的契機,大家有責任一起參與生態保育,確實維護好保護區的環境資源。

二、 以教育訓練提升居民知識與生活水平:藉著管理局與旅遊公司的專業能力,在引導居民投入旅遊服務前,必須有嚴格的教育訓練過程,以提升在地居民的知識水平及服務技能,同時也改善住家及社區環境整潔,讓旅遊發展為地方帶來生活質量的正向改變。

三、 以導覽解說引導遊客認識環境生態:遊客入寶山空手而回是因為沒有在地人的導覽解說,不知道來此一遊的目的與內涵。當地解說員在引導遊客認識自然與人文風情時,也灌輸了生態保育與文化保存的觀念給遊客,使得遊客懂得珍惜及愛護景區資源,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四、 以共同利益達成保護野生資源任務:生態旅遊可以讓在地居民獲利,可以讓山林資源保留,可以讓遊客達到休閒遊憩兼充實知識的滿足,在各方利益都能一齊獲得的同時,保護區管理單位最重要的保護野生資源的任務就能順勢達成。

梵淨山旅遊區是一個大架構、大景區的概念,講的不只是梵淨山保護區本身,也包含從銅仁市一路串連到江口、印江與松桃三縣所在的一些景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保留了20世紀60年代居家風貌且族人仍行止坐臥、生活其間而非建設樣板的土家族村寨-雲舍,在那裡還可以看見顏色瑰麗的地下湧泉潭、村民在乾淨的溪流邊擣衣,以及仍以古法採竹製紙的傳統產業工藝,還有那充滿故事感、文化感與滄桑感的巷弄與筒子屋,在在引人入勝,流連忘返,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活歷史建築群。

回到梵淨山本身,除了奇特的自然風光與殊聖的宗教氛圍外,梵淨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積極營造生態旅遊環境,也讓梵淨山本身充滿了生態旅遊的可發展性。

梵淨山保護區建有新式索道,全長3500米,單向運量每小時1000人,有18個支架,最長跨距450米,離地最高點172米,單程運行時間為15分鐘。搭乘索道車廂,居高臨下望著成片的冰河時期孑遺植物水青岡(又名山毛櫸)襯托著壯闊宏偉的山巒疊翠與深谷流水,景觀之美比世界知名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天軌索道(Skyrail)要來得豐盛多了。

景區管理單位為了維持旅遊品質與遊客安全,設定了遊客總量管制,東線遊客數每天上限8千人(6千人預警,8千人停售門票),西線遊客數每天上限2千人,這在非假日不會爆量,但在黃金週長假時就很容易達到,如2015年5月1日總遊客量是7500人,5月2日達9000人,5月3日達4500人及5月4日為900人,可見假日瞬間人潮是管理上最大的挑戰。

景區管理單位還將所有自駕遊的車子都限制在山門外,購買門票進場後,若不步行,從票口到達索道站則可搭乘觀光車往返,這讓保護區內不致滿山都是小汽車,也維護良好的空氣質量及不對山中生靈造成嚴重干擾。

保護區雖然目前初步發展尚稱良好,不過隨著周邊社區不斷大量開發建設,以及高速鐵路、幾條高速公路的陸續開通,梵淨山保護區的遊憩壓力將急遽增大,無論是旅遊服務或資源保護都會面臨嚴重挑戰。也正因為如此,發展生態旅遊而不是大眾旅遊,才是梵淨山可以趨吉避凶、化解生態危難的上乘之計。現在梵淨山生態旅遊才剛要起步,切莫搶快,只要在既有管理與服務基礎上,繼續把持發展生態旅遊的決心,拒絕不當建設的壓力,秉持科研精神,實事求是,帶動地方參與,梵淨山生態旅遊大有可為。

為了健全初期生態旅遊的發展,讓起步不致錯誤,以下有幾點建議,謹提供給相關單位參考:
1. 管理單位要先思考為何要發展生態旅遊?是為開創經濟利益?還是為了強化生態保育?若要二者兼顧,其操作手法與管理手段就必須謹慎小心,以符合生態旅遊要旨為主。

2. 經過長期的科研,一定瞭解生態旅遊的核心資源是哪些,管理單位應思考在明智運用這些資源作為生態旅遊目的訴求時,是否也有效保護了這些資源,且其環境教育的價值是否有彰顯?

3. 遊客對梵淨山的相關導覽與解說體系印象如何?加強遊客對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價值的認知,對其地質特色、地景成因、生態系統地位,以及保護環境與資源的必要性等都要讓遊客有所體會,這是管理單位在發展旅遊時,也須強化的關鍵重點。

4. 針對遊客不文明行為(如越界、隨處吸菸、刻字、亂丟垃圾、喧嘩)的管理措施應加強,有嚴格的管理,才有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可言。

5. 改善索道解說的音量、內容與表現方式,讓索道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個讓遊客環視美景時的3D環境教育教室。

6. 增加在地居民投入導覽解說行列,讓在地人講述在地故事,同時以人感動人的方式傳遞環境教育,提升遊客文明行為素養。

7. 持續對生態旅遊核心物種的監測與分析,以確保生態旅遊沒對野生物造成不良影響。除了科研人員投入外,也可鼓勵、訓練在地居民一起參與,增進社區居民對保護區資源的認識與關心,建立跟管理單位執行生態保育任務的夥伴關係。

8. 除了景區遊客總量管制外,在狹窄空間的小徑與景點如金頂、魔菇石……,停留人數也應予限制,可以採取分區分流、抽號排序、限時覽景等強力管理措施,以確保旅遊質量及遊客安全。

9. 解說牌不儘是用來介紹物種名稱及其功用的,還要有生態知識與保育觀念的傳播功能,分布位置與數量也要合理,不要太少而失去教育意義,也不能因過於密集反而造成視覺干擾。

10. 景區周邊社區不私帶遊客走非公共路徑進入梵淨山區,日常生活應減少製造廢棄物,也不亂倒垃圾,並且參與保護區的培訓,加入解說與巡守行列,維護生態資源。在打著梵淨山招牌賺取旅遊利潤時,各單位與當地居民也要共同維護梵淨山的環境質量。

11. 農家樂並非單純提供食宿服務而已,要瞭解地方(或社區)資源特色並能向遊客介紹或解說,可增加農家樂的附加價值及重遊率。

12. 在發展旅遊時,各單位與民間須能從軟、硬件展現地方文化特色,不要一昧的抄襲與移植,也不要太過人工化與商業化,純樸自然、真實原味,才是可持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13. 生態旅遊的健康發展必須得到當地政府、當地社區、專業科研部門以及全社會的支持和幫助,絕不是一次性的投入、研究或開發就能永續,需要不斷地創新、監測與保護。

大陸許多知名景區雖然也號稱「生態旅遊」,但實際上卻常見人滿為患、喧鬧吵雜、垃圾隨處、建設過度,水泥鋪面氾濫,完全是消費自然資源的大眾旅遊模式,根本稱不上生態旅遊。梵淨山保護區有深邃的內涵、空靈的氣質,有孤傲的地景、幽美的村寨,有觀念正確、科研嚴謹的管理局,有不唯營利、也追求公益的旅遊公司,是引導遊客與居民發展生態旅遊的最佳組合。在天時、地利、人和俱佳的情況下,只要管理當局把握時機、堅守原則、立定策略,按部就班實踐生態旅遊地經營管理的相關準則、方法,相信梵淨山有朝一日必能成為國際生態旅遊示範景區,也為在地居民帶來可持續經濟發展及山區所有生命與文化的發揚延續,是保護區實施生態旅遊創造經濟收益與生態保育、文化傳承三贏的典範案例 

 底下是雜誌內文掃描相片: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3號-梵淨山專輯-賴鵬智文章在內_頁面_72.jpg - 日誌用相簿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3號-梵淨山專輯-賴鵬智文章在內_頁面_73.jpg - 日誌用相簿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3號-梵淨山專輯-賴鵬智文章在內_頁面_74.jpg - 日誌用相簿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3號-梵淨山專輯-賴鵬智文章在內_頁面_75.jpg - 日誌用相簿

後記
2016年11月22日中國MAB在梵淨山舉辦「2016梵淨山綠色發展 生態旅遊研討會」,我受邀發表演講,下圖是當日現場情形報導

 

20230927後記:

我在金門的一位好友李毓秀小姐,尤有繪畫長才,她於2023年9月27日登上梵淨山頂,立即速寫該地有名的「蘑菇石」(因形如蘑菇而得名,是一方砂質板岩和石英砂岩石柱,上面大下面小,高度大約10米,上面是正方形,下面是長方形,看起來不穩,但是已經屹立了許多年。),我經她慨允,將她優美的作品陳列於此,也是為梵淨山景色添一註解。

延伸閱讀

大陸生態旅遊觀念偏差

中國發布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管理規程及評分實施細則

中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建設與運營規範

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參訪記(影片與相片)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參訪記(影片與相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

中國茂蘭自然保護區環保工作在挑戰中前行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荔波宣言」(相片與影片)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訪問賴鵬智談生態旅遊

中國廣東客家聚落古韻滄桑

中國南昆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定位錯誤,走錯方向!

中國南昆山生態旅遊景觀凌亂,環境教育功能闕如

中國南昆山生態旅遊攏是假—表象錯誤、內涵不足

本部落格「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