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推薦全國第一家「金級環保旅行業」原森旅行社的生態旅遊服務

 

 

聲明:以下文字純屬個人以管窺天之見,不代表我接觸或參與過的任何機關、團體意見。本篇不是業配文,是基於鼓勵友善環境企業並經長期觀察獲得我的肯定而寫。


臺灣從2002年聯合國「生態旅遊」主題年開始,由政府率各界大力推展生態旅遊,而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則為配合國際間觀光發展加生態保育的潮流與協助推動國家政策,於前一(2001)年3月集結產、官、學、民間有志人士成立,是國內第一個以「生態旅遊」事務為明確任務的社團法人組織。該協會「致力於透過旅遊的方式推廣臺灣自然及人文生態資源之永續明智使用」,到明(2021)年將屆20週年,總的說,臺灣「正式」發展生態旅遊,到明年就有20年歷程。

 

20年來,臺灣的生態旅遊在初期幾年還煞有介事的由中央政府主導,相關各部會(交通部、內政部、教育部、客委會、原民會、農委會、退輔會)極力配合,在觀念與實務推動上,確實有過較為明確、積極的作為,讓臺灣的旅遊發展與環境共生的願景好像出現曙光。但當政府將發展觀光主力放在「觀光客倍增計畫」,以人海戰術(遊客量)強調政績之後,生態旅遊政策與管考便被行政院棄之如敝屣,相關部會除了農委會林務局(森林育樂業務)與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國家公園業務)因組織任務特性,還堅持較「正宗」(生態保育價值、環境保護作用、環境教育功能及社區福祉回饋)的生態旅遊型態外,其他公部門則放棄、應付或濫用居多。今天,政府(含各地方政府)與民間(如社區、旅行社、社團)掛羊頭賣狗肉者眾,幾乎所有旅遊型態都可以稱為生態旅遊,於是臺灣現在的生態旅遊看似蓬勃發展,到處都有掛名生態旅遊的活動,但真讓我放心與肯定的生態旅遊產品幾稀!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為達成願景「建立具世界觀、立足臺灣之生態旅遊產業」的策略是「鏈結生態旅遊產業、社區福祉與生態保育」,數項做法中有「與產業合作共同推廣生態旅遊活動」及「建立服務平台,整合各界發展生態旅遊」,因此從創會至今就一直力求與旅遊業界形成伙伴關係,共同發展對業界、對環境、對旅遊地社區有幫助的生態旅遊產業。該會在早年曾辦過對旅行社業者的教育訓練,並且組織近20家旅行社及近10家旅遊地業者組成「臺灣生態旅遊推廣中心」,作為共同行銷生態旅遊遊程聯營團(PAK)的平台。當時旅遊地餐廳多提供免洗餐具,遊覽車也都提供瓶裝水,一趟旅遊下來製造很多垃圾,其實臺灣至今這部分並沒有長足進步(環保署要負最大政策責任)。從以前到現在,為了養成遊客從生態旅遊保護環境的素養,基本規範就是遊客能自備環保餐具與水壺以減少產生垃圾,不過當年在帶旅遊業界老闆們參訪研習時卻遭到阻力,老闆們認為拿著碗筷進餐廳好像乞丐一般,不成體統。而當時參加「臺灣生態旅遊推廣中心」的業者,以多一種商品訴求,擴大市場目的居多,正規的生態旅遊概念則尚待建立,因此這個聯營平台體質不甚好,雖然有幾位有心的業者極力維護,仍在短短二、三年就告瓦解。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及相關成員受相關機關委託,多年來輔導、培力多處社區、部落及許多在地解說員發展生態旅遊,也訓練、認證99位擔任全陪工作的生態旅遊導覽人員(8期生態旅遊導覽人員共93位,1期高山英日語導覽人員6位)。許是時機未到,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希冀建構臺灣的生態旅遊產業鍊至今仍欠缺火車頭角色,串連所有業務的上游旅行社這一大塊。 

廿年將屆,在臺灣帶民眾進行所謂「生態旅遊」的旅行社,有幾家是可以讓我放心、肯定的? 

旅行社在臺灣是特許行業,截至2020年9月,旅行社共有3183家(不含分公司),近九成是帶臺灣遊客出國觀光(出境旅遊-Outbound travels),少數業者則是帶外國人在臺灣觀光(入境旅遊-Inbound travels),另外就是帶國人在臺灣遊玩的國民旅遊(Domestic travel)。依我長年觀察所見,絕大多數旅行社對「生態旅遊」是什麼玩意都搞不清楚,只是望文生義,跟流行套詞出團而已。

生態旅遊表現重點不在旅遊地性質、資源特色或遊程內容(外在),重點在操作細節(內涵)。操作的時候是否力行環境保護措施,是否遵守生態保育規範,是否傳達(無形的)環境教育功能,是否觀光收益有惠及社區(尤其公益分享給非業者),這才是區別一般旅遊及生態旅遊的重點。

很少旅行社願意投注人力在生態旅遊領域上的學習,也很少投資(或參與)在生態旅遊景點社區的經營,只等公部門規劃出所謂「生態旅遊遊程」,參加一次踩線團或網路抄抄就依樣畫葫蘆出團,還有大旅行社透過管道向主管單位施壓,要求總量管制的名額給其包團使用。這些半路出家的旅行社缺乏生態旅遊的操作精神與細節,有的還斤斤計較回扣,剝削在地人經濟利益,所以呈現的實際就是一般的大眾旅遊方式,往往裂解地方純樸人情與消耗甚至破壞環境資源而不自知。

當然,臺灣的旅行社不是都那麼功利主義,也有少數的「純情派」,以主題、限眾、精緻、深度、公益、護生、利人又利己的原則做旅遊生意,在這些極少數旅行社中,應該有優秀的生態旅遊業者。 

我心目中能做好生態旅遊實務的旅行社,其條件為:

1.公司上下都有正確的生態旅遊理念,也建立嚴謹的實務操作規範。

2.公司有完整的環境管理政策, 並確實執行。

3.出團利益能照顧到旅遊地社區,遊程能儘量串連在地景點與運用在地服務。

4.領團人員(全陪)獲有生態旅遊服務能力(如環境解說)的相關認證

5.公司獲有綠色旅遊、低碳旅遊、生態旅遊、永續旅遊、永續發展、環保標章……等友善環境相關的標章認證 

揆諸國民旅遊操作現況,業務中有號稱「生態旅遊」的旅行社,若依我上面所提條件,大概就只有「原森旅行社」符合我理想的條件。 

現在就逐條檢視該旅行社如何讓我肯定:

1.公司上下都有正確的生態旅遊理念,也建立嚴謹的實務操作規範。

原森旅行社董事長張振煌是資深國民旅遊業者,也是傳統建築解說專家,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第三期(2003年)種子教師,2015年起擔任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監事至今; 原森旅行社執行長林純如也是資深國民旅遊業者,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第二期(2002年)種子教師,2005-2009年擔任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2009年起則擔任常務理事至今。甚至在2014年3月因該協會秘書長出缺,緊急救援擔任義務秘書長至今。二位公司高層都深度參與臺灣生態旅遊推動過程與相關事務,生態旅遊專業素養高,操作經驗豐富,而其員工也都參加過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的相關訓練與協辦各式活動(如研習訓練、研討會、參訪團、社區輔導……),都是經過生態旅遊實務千錘百煉的第一線工作人員,所以公司上下都有正確的生態旅遊理念,在操作時當然也有嚴謹的規範。 


 2.公司有完整的環境管理政策, 並確實執行。

雖然現在企業除了社會責任外,也要注意環境責任,但除了大企業因為形象需求而有所著墨外,一般中小企業很少論及社會責任與環境責任,原森旅行社倒是建立了環境管理政策及宣示各種環境責任的理念,這可以由其網站感受到該公司在這方面的重視與堅持。



3.出團利益能照顧到旅遊地社區,遊程能儘量串連在地景點與運用在地服務。

原森旅行社的遊程一定與社區、部落的景點及服務結合,運用在地提供的解說、體驗、 食宿及採購農特產品等,遊客在遊程中絕大部分的支出是花在社區、部落裡,讓景點在地居民因守護環境與人文資源而能永續獲利。

該公司在2020年度與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東眼山、內洞、滿月圓、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東勢林區管理處(大雪山、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南投林區管理處(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羅東林區管理處(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簽訂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共同推展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生態旅遊。林務局辦理森林遊樂區的生態旅遊策略聯盟,主要用意就是藉著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魅力與知名度,透過優良的旅行社組團,除了進入國家森林遊樂區遊憩、休閒、體驗、健身、學習外,也照顧沿線的社區、部落,均霑旅遊利益。原森旅行社的操作確實能符合林務局森林生態旅遊策略聯盟的宗旨,所以受到各林管處的肯定。 

原森旅行社也因受新北市政府委託,已經輔導、培力烏來區福山部落推展生態旅遊9年,這長期的陪伴,更讓該旅行社瞭解社區、部落的實際需求以及該有的配套措施,確保在地環境的維護以及利益的公平分配。

4.領團人員(全陪)獲有生態旅遊服務能力(如環境解說)的相關認證

原森旅行社帶團的全陪領團人員都有人文關懷的素養與自然生態解說能力,沿途除基本的旅遊服務照顧外,也能補在地解說員之不足,讓遊客充分體會與滿足於知性與感性結合的遊程。 他們也深度參與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辦理的各種活動,舉凡每月進行的生態旅遊講座、輔導的社區行銷團、各種研習訓練、各次研討會都有他們當義工的身影,耳濡目染下,對生態旅遊的認知及操作能力,當然優於其他旅行社的工作人員。 

5.公司獲有綠色旅遊、低碳旅遊、生態旅遊、永續旅遊、永續發展……等友善環境相關的標章認證

標章是最能凸顯一家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如果友善環境相關的標章愈多,愈顯示這家企業對環境生態的重視與保護,而原森旅行社應該是目前全台旅行社中,最能展現這方面的企圖心及成果。該公司已通過ISO 14001國際環境管理系統驗證,更是唯一也是第一家旅行社獲得環保署旅行業環保標章認證最高級-金級環保旅行業。該公司也取得環保署核定二條遊程的碳足跡標籤。該公司並推出「環保綠點兌換超值綠遊金」辦法,鼓勵遊客參加環保署的「環保集點」活動,從日常生活做環保,舉凡乘捷運/公車/高鐵或購買環保標章產品,都能累積綠點扣抵該公司的一些團費。

 

金級環保旅行業標章

 臺灣目前有二家旅行社獲環保旅行業標章,金級與銀級各一家。
 

 

碳足跡標籤:(是一種用以顯示公司產品碳排放量之標示方式。導入碳標籤驗證,能使旅遊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使原森旅行社調整碳排放量較大的活動內容,以達到減低旅遊碳排放量的最大效益。)

1. 太平山翠峰湖森態之旅三日遊,(碳足跡:55kg CO2e/ 一人次團體旅遊服務)


  

2. 森森不息~福山植物園生態之旅一日遊(碳足跡:15kg CO2e/ 一人次團體旅遊服務)


 

ISO 14001 國際環境管理系統驗證

 

Travelife永續旅遊認證計畫

原森旅行社參加了Travelife永續旅遊認證計畫,並已逐步開展相關工作,以力行國際永續性標準。該公司正處於第一階段-「Travelife參與」,並努力儘早進入第二階段-「Travelife合作夥伴」。


(20211225後記原森旅行社於2021年12月通過了第二階段【Travelife Partner】認證)

 Travelife網站公布
 【Travelife Partner】證書
 Travelife臉書公布

 各種友善環境認證成果

綜上所見,原森旅行社具有「永續.生態.低碳.樂活」的核心價值理念,同時擁有專業的生態旅遊規劃與執行能力,無論是公司治理或遊程服務,都令我深信該公司在帶遊客旅遊時可以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環境責任,並且是現階段臺灣旅行業執行生態旅遊的表率,是最讓我欣賞、肯定與推崇的生態旅遊旅行社, 我當然推薦!

 https://youtu.be/ACzFfloz87E

20211225後記
截至2021年12月25日,環保署認證的環保旅行業共有九家(如下圖),一家金級、四家銀級與四家銅級,建議政府機關、學校、團體及一般大眾在出遊時,都優先考量使用有環保標章的旅行社的服務!

延伸閱讀

TOURISM FESTIVAL AWARDS CEREMONY
2021 年優良觀光產業及其從業人員表揚 「旅行業團體」 原森旅行社獲獎

原森旅行社網站

原森旅行社臉書

出外旅遊優先選擇環保旅行社的遊程

生態旅遊的外在與內涵 

生態旅遊操作實務注意事項

國際生態旅遊學會對生態旅遊的定義(中英對照)-2015年新定義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對生態旅遊的定義(中英對照及其出處) 

生態旅遊,一種矛盾的協調

林務局OT委外觀霧山莊是銀級環保旅館,值得鼓勵

從林務局自營太平山莊第三度獲得金級環保旅館標章看其他委外經營山莊的環保表現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發展過程與現況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相關管理機制概覽 

永續旅遊地的綠色價值(中英對照)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收益回饋社區範例

Ecotourism名詞是誰先用的

旅遊產業要與國際接軌就得先撤掉保護傘

本部落格「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環境保護」、「環保旅宿」、「導覽解說」、「生態保育」等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