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主題之前,先說一下「鯨魚」不是魚,「鯨魚」是約定俗成的中文名稱,即所謂「中文俗名」。有一些物種不是魚類,但中文名稱裡也有「魚」字,例如章魚、墨魚、鮑魚、魷魚、鱟、山椒魚、鱷魚……等,就像有一些物種不是貓科動物,但中文名稱裡卻有「貓」字,如麝香貓、小靈貓、棕簑貓(食蟹獴)等。
鯨魚不是魚類,在生物分類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鯨目,我們平常講的鯨魚與海豚、鼠海豚就是生活在海洋或淡水河域的哺乳類鯨目動物。鯨豚既然是哺乳類動物,就跟人有一樣的生理特徵,如胎生、哺乳、肺呼吸等。魚類則是卵生、靠鰓呼吸;而外型上鯨豚的尾巴是水平狀且有點厚度,魚類則是垂直扁平的。
目前知道地球的生命於海洋誕生,歷經漫長歲月,有些物種從海裡演化到進入陸地,成為陸上物種,但是鯨目動物的祖先卻在約五千多萬年前,由陸地返回海洋,逐漸演化成今天看到的樣子。既然哺乳動物透過鼻腔用肺呼吸,鯨豚為了方便在水中換氣,於是演化到今天把鼻孔長在頭頂上,可以在浮出水面的一瞬間換氣。
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經常在漫畫、卡通中看到鯨魚噴出一道水柱,那是怎麼回事?
(以上三圖取自網路)
而多年來有一本國小二年級上學期的國語課本(南一版本)也出現這樣的畫面及「(鯨魚)媽媽噴出美麗的水柱」、「水柱高又高」的課文內容。
不用功的電視新聞報導也說「鯨魚噴水」!
甚至連網路上的科普影片,也說鯨魚「噴水柱」!
於是,人們普遍的認知就是鯨魚會噴水,這是正確的嗎?
我們前面有說,鯨豚為了方便在浮出水面時換氣,演化上將鼻孔移到頭頂,該構造稱為「噴氣孔」(Blow hole)。噴氣孔數取決於其種類,鬚鯨類如大翅鯨和藍鯨等,有兩個噴氣孔;齒鯨類如抹香鯨及海豚等,則只有一個噴氣孔。
當鯨類浮出水面呼吸時,牠們先將肺裡要呼出的空氣經由噴氣孔用力噴出。因為這些空氣在體內溫度較高、壓力較大,當釋放進相對氣溫較低、壓力較小的海面大氣時容易冷凝成霧氣,愈高緯度海面氣溫愈低,水霧愈明顯。加上海、河面水被噴濺成水花,使得噴出的水霧(霧氣加水花)遠遠看起來就容易被誤認為是一道白色水柱。因此,我們所謂的「鯨魚噴水」其實是鯨魚呼氣時噴出的空氣和水蒸氣與部分水花,應該說「鯨魚噴氣」才對。
所以漫畫、卡通要畫鯨魚噴氣,畫的應該是水霧狀才正確,而不是水柱。
我深以為遺憾的是有小學教科書商不具科學知識也不求教專家,僅憑日常錯誤認知就編書,寫錯內容卻能經過重重編審上市,多年來不知誤人子弟多少?而政府部門的臉書小編則不懂精準用字的要求,提供似是而非的說法(如下圖),讓公部門的資訊失去正確性卻也影響遠大!
今天有看這則資訊的朋友,以後就不要再說(或畫)「鯨魚噴水」,也請儘量讓更多人知道。
以下是我拍的鯨豚噴氣相片,請參考:
延伸閱讀:
Killer Whale應稱「虎鯨」或「殺手鯨」,不應稱「殺人鯨」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