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桁架-王弘明撰

浪漫與桁架湊在一起?直覺這也太搞笑了,屋架結構是趣味性極低的項目,豈有浪漫可言?猶記嘉義製材所剛納入志工執勤領域時,因初始僅有製材工場的木結構較醒目突出,被當時的志工隊褓姆所逼,才去折騰折置、京呂、方丈這類陌生深澀的東西,後來地下遺構橫空出世焦點轉移,趁褓姆升官調職,就全丟到爪哇國,大感輕鬆,建議先進別太糾結自尋苦惱。

同時提醒他,若要細論奮起湖車庫屋架,尚有醒目卻被忽略的桁架結構,勢必也會被提出討論,言談之中提及與橋樑結構類似,未料先進的興趣瞬間轉移到橋樑。

下圖:在奮起湖車庫內,有一段桁架結構被忽略,引用林鐵處網頁內照片,及一張多年前拍攝照片互相比對,以呈現其位置(紅圈及上方放大圖)。

現有的奮起湖車庫歷經多次修改或增建,西北側(由車站方向進入左側)原本配為修理機器之空間,因係後來增建,可能為移動大型機件方便,其中一部分立柱被取消,改以大跨度的桁架,如上照片所示。

下圖:幾種常見的典型桁架構造

專業性知識,最好也由專業人士指導,免得被鐵路達人的「類專業」說法誤導。若有興趣瞭解桁架之演變,可由下列連結,聆聽到正宗專家的詮釋。(檔案裡的軌道顯影–第四集/承先啟後-阿里山林鐵土木史研究初探。桁架及橋樑部分在第20分鐘至27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zWf_wYKW4

上述影片中,簡佑丞教授對桁架基本結構,有精要之說明,且提到原本牛稠溪上的鐵橋,早期曾使用過豪式(HOWE)桁架,與目前華倫式結構不同。

下圖:在「阿里山鐵道定規圖」中,【ハウ式木鉄混成構桁】是使用於牛稠溪上之橋樑結構,ハウ式即是豪式。

在嘉義林管處鐵路課時代(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尚未成立時),因有人批評目前水山步道與水山療癒步道交接處的木橋–水山二號橋,是畫蛇添足的將棧橋(trestle)與桁架橋(truss)連結一起,透過志工隊褓姆詢問,並不認同此種說法,回覆說橋樑有不同分類方式,其中之一也是軌道較常引用的,是看橋版的位置,下圖是將當時得到回覆,佐以相關資料後所做的紀錄。

提到水山2號橋,或許可以結合先進的浪漫異想,因為若將此橋覆蓋木板,就成為在美國常見的廊橋(Covered Bridge),這種廊橋與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的廊橋型式不同,請勿混為一談。十九世紀普見於美國鄉野的廊橋,據說是因當時木材未經防腐,因此將桁架以木板包覆保護,更換木板的成本遠低於更換桁架,此種橋樑目前已成為文化資產。

下圖:愛荷華州溫特塞特的羅斯曼橋,是電影「麥迪遜之橋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的主場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Credit: Lance larsen (talk)

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發行的廊橋群(Covered Bridges)旅遊導覽圖上,以麥迪遜之橋意象圖為代表,共列出122座廊橋。

 

克林伊斯威特在影片中,扮演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記者,任務是到麥迪遜郡拍攝廊橋,因向梅莉史翠普問路,激發雖僅短短四天卻終身難忘的感情,電影將不倫與道德,忠實與背棄的衝擊處理得很好,確屬佳作值得一看(YouTube可找到完整版)。

以上雖牽強卻是唯一想到,可將桁架塗上浪漫的連結,純屬胡言亂語,博君一笑請勿當真。借用電影內的一句經典對白:「I don’t need you because I can’t have you.」若是覺得桁架結構難以擁有,那就放棄吧!

影片經典對白甚多,您也可選擇另一句:「There’s always that person, who vanishes in your life, but lives in your heart.」無數的歷史已消逝,但就是要讓桁架永留您心中!

下圖:水山2號橋,當年鐵路課給的正式名稱是「穿式桁架(下承式)木造」,長19.6公尺,海拔高度2350.0公尺,桁架高3.7公尺,軌面至地面高4.27公尺,桁架內間距3.5公尺,共6跨(3.2公尺2跨、3.3公尺4跨),曲率半徑R=60,民國97(西元2008)年8月4日完工。

水山2號橋的下半部,因係木構造,因此有人認為是棧橋(trestle),與上方的桁架橋(truss)組合是雞肋之作,其實未探詢規劃背景及結構細節,此種說法恐過於輕率。

下圖兩類橋型同時呈現,您認為呢?圖片來源:Railroads Online

下圖是2012年9月在美國麻州拍攝,原始建造年代可追溯至獨立戰爭時期,由一群婦女保衛抵抗英軍的Chester H. Waterous廊橋。

作者簡介:

王弘明老師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及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資深志工,學識飽滿,文武全才,對阿里山林業及鐵路文史尤有涉獵,是一部活字典。而過往一些謬誤說法或資料解讀,在他深入探討後常有進一步的更正,對幫助阿里山與林鐵解說內容正確性的提升,貢獻良多。

他經常在 Line 群組中提供阿里山林業及林鐵的史實再發現或更正,或是提供導覽解說的正確素材,為了讓更多旅行業領團人員(帶國旅團)或導遊(帶外國旅客團),以及相關解說員不再以訛傳訛,感謝他慨允,讓我可以擷取他的文章放在 賴鵬智的野 FUN 特區 部落格「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專欄裡,分享知識。

延伸閱讀:

從大阪世博會大屋頂環談榫卯與日式木構造-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鐵奮起湖車庫歷史資料一二-王弘明撰

阿里山水煙濃濃-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編號11403柴油機車改裝幾輛?-王弘明撰

蔣方良何時到阿里山的貴賓館-王弘明撰

淺談阿里山林鐵21號蒸汽機車使用的「生質煤炭」-王弘明撰

阿里山鐵路十字路後原一山洞拆為三山洞說法有議-王弘明撰

碍子能做炸藥嗎?-王弘明撰

阿里山有堀田式索道嗎?-王弘明撰

【復返阿里山】的「遙測考古」堀田式索道-王弘明撰

日本大和號戰艦與臺灣紅檜的牽連-王弘明撰

阿里山蒸汽火車機械學謬論挑戰教科書-王弘明撰

蒸汽火車頭(蒸汽機車)的分類-王弘明撰

蒸汽機車的鍋爐型式-王弘明撰

蒸汽機車的動力型式-王弘明撰

蒸汽與柴油火車的特色是阿里山鐵路大亮點-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的6又1/2與14/5-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隧道工程的羽子板與縫返-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鐵第一代柴油機車與沈格夫的關連-王弘明撰

阿里山火車的尖銳刮擦聲-王弘明撰

阿里山火車曾充當移動產房-王弘明撰

阿里山第一鍋-王弘明撰

早年阿里山柴油機車曾成功研試「熄火下山」行駛-王弘明撰

幼葉林(瑞里)作戲瘋,兼談「大點雨杉」-王弘明撰

至情無聲-《高山青》與《岳陽樓記》的牽拖-王弘明撰

《高山青》作詞者鄧禹平的世紀絕戀-王弘明撰

「阿里山」與「高山青」的由來

阿里山的運材車全部改成貨車嗎?-王弘明撰

阿里山運材車「蜈蚣腳」-王弘明撰

夜奔祝山-王弘明撰

阿里山是否為臺灣第一座林場-王弘明撰

揪團、鳩團哪個字對?

荷蘭人與臺灣伐木有什麼干係?-王弘明撰 

搭東埔線登玉山?-王弘明撰

阿里山二萬平的「三友居」在何處?-王弘明撰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式建築的櫛引、青海波、下麻苧-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場鐵道支線確曾有過「松葉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三高」解說員與滅火神槍-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下線」與「塔山下線」是同一條路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木材誰砍得多——日本政府抑或中華民國政府?-王弘明撰

1925年日文《阿里山事業概況》中譯內容

阿里山紅檜巨木群樹齡大翻盤~嘉義大學研究報告摘錄

全球現生檜木樹種到底是六種還是七種?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日本時代阿里山開發計畫的濫觴者是「齋藤音作」、「齊藤音作」何者為正確?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神木頌」碑文「天光國挨」什麼意思?

2006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社區志工導覽訓練解說資源調查報告掃描檔,兼談我訓練解說員的基本理念

本網誌「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導覽解說」、「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解說員訓練」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