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業鐵路「十字路後之三連洞,昔日原合而為一,因安全考量才分為三個隧道」之說法流傳甚廣,甚至在高鐵雜誌TLife也引用如是說。迄今為止,請教多位土木工程專家,均表示在既有資訊下,無法研判何以將一個山洞分為三個會更安全?因此,針對此說法的真實性仍待查證。
惟由1913年4月,山崎嘉夫呈報給日本臺灣總督府的復命書,所附之「阿里山鐵道路線縱斷面圖」,此三個山洞即已分別獨立。故雖有耆老自稱,於早年親眼目睹此三個山洞是合而為一,頗懷疑其正確性,蓋以其年齡似未能看到111年前之狀況。
下兩圖:山崎嘉夫,1913,「阿里山沿道地域調查」,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作者簡介:
王弘明老師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及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資深志工,學識飽滿,文武全才,對阿里山林業及鐵路文史尤有涉獵,是一部活字典。而過往一些謬誤說法或資料解讀,在他深入探討後常有進一步的更正,對幫助阿里山與林鐵解說內容正確性的提升,貢獻良多。
他經常在 Line 群組中提供阿里山林業及林鐵的史實再發現或更正,或是提供導覽解說的正確素材,為了讓更多旅行業領團人員(帶國旅團)或導遊(帶外國旅客團),以及相關解說員不再以訛傳訛,感謝他慨允,讓我以後可以擷取他的文章放在 賴鵬智的野 FUN 特區 部落格「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專欄裡,分享知識。
延伸閱讀: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式建築的櫛引、青海波、下麻苧-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下線」與「塔山下線」是同一條路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日本時代阿里山開發計畫的濫觴者是「齋藤音作」、「齊藤音作」何者為正確?
2006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社區志工導覽訓練解說資源調查報告掃描檔,兼談我訓練解說員的基本理念
本網誌「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導覽解說」、「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解說員訓練」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