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阿里山的運材車全部改成貨車嗎?)中提到洪致文教授的文章【阿里山林鐵歷史上那一堆的運材車跑哪兒去了呢?】,先進還提出一個討論議題,就是文中這一段話:「6006號,上方有1條「蜈蚣腳」旋轉支架,「蜈蚣腳」上有1面長方形銘版,上方文字為チブ31(前面有缺字)」
針對此段文字,先進問了三個問題:蜈蚣腳是否就是天振?為何會裝在單一輛平甲車上?チブ31代表何種意義?
趁著2023年12月19日林業保育署全國志工年會在嘉義舉行,與擔任解說任務的伙伴預演機會,特地到嘉義車庫園區,拍攝先進關注的這輛平甲車。
洪教授雖未交代「蜈蚣腳」名稱的由來,惟顯然此一名稱應非正式稱呼,而是從事同一行業者之間,習用的非正式專業術語,通常這類名詞我們都稱之為「行話」,是不可能在教科書、技術手冊、專業著作中找到的,所以其來源八九不離十是耆老傳述。
多年前,我們曾以「天振」來稱呼陳列於動力室前,那組材連車上的旋轉橫梁,不過後來有專家持不同看法,認為常見於太平山台車的天振是木製,雖然作用功能都相同,但因其很堅持,所以我們也曾轉知志工伙伴,在尚無法釐清之前,暫時避免在阿里山的材車上,使用「天振」這個名稱。
近藤勇所著的「台灣之伐木工程」一書中,列出山地臺車所用木材規格數量,其中「天振」以櫟樹製作,長150公分,寬與厚均為15公分,下圖雖然不太清楚,卻是花很多時間才找到較相關的圖,這輛太平山的台車,紅線框起即是天振,而黃色圈圈內有一根鐵桿,天振中間有洞插入此鐵桿。(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
通常原木長度大於台車,因此會架設於兩輛台車上,而為了縮短軸距以適應較小半徑的彎道,原木是置放於天振上而非車架,在轉彎時,天振與車架之間會有一定角度的互動,如下圖所示。
正常木材運輸時,原木長度不超過一輛材車之長度,阿里山的標準長度是8公尺,特殊長度木材運送則以平甲車裝上旋轉橫樑,類似上圖的方式稱之為材連車,此種車輛在民國四十至六十年代,因生產電線桿材而大量使用,當時阿里山以材連車(昔日檔案稱為雙連車)運出超過8公尺的木材,以14公尺最多,但亦有長達16公尺之紀錄。到民國58年材連車的清查資料,由13組26輛到僅剩3組6輛,目前有一組展示於動力室前方。
多數耆老均稱「材連車」即是「蜈蚣車」,顧名思義蜈蚣多腳,蜈蚣車應是其車輪甚多,而材連車是以平甲車改製,編組時與一般運材列車無異,外觀上並無蜈蚣多腳特色,而台車方有蜈蚣多腳之特色,如下之模擬圖所示,雖一再詢問耆老,多數仍堅稱蜈蚣車是材連車而非台車或分離車。
洪教授文中的「蜈蚣腳」,是否與「蜈蚣車」有關連,不得而知。我們僅能謹慎驗證這些口述資料,期待有更明確的佐證資料出現。至於「蜈蚣腳」是否即「天振」,無明確資訊情況下,無法確認,只能說在引用時,最好慎重些。
為何車庫園區這輛平甲車,也裝上一根旋轉橫梁,此車應該也是材連車,只是另一半不見了。
至於「チブ31」,チブ是日據時期的材丁車代號,在上一彈所附的,民國40年車輛表格內,可見到當時材丁車有53輛,顯然車庫園區這輛平甲車上的「チブ31」,是從原本編號31的材丁車挪用的。
伙伴問洪教授文章的連結,請參考:「阿里山林鐵歷史上那一堆的運材車跑哪兒去了呢?」
伙伴詢問:究竟應稱為「雙連車」或「材連車」?
此問題非小弟能回答,材連車是目前較常聽到的用法,至於目前所看到的檔案,則都是使用雙連車。
作者簡介:
王弘明老師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及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資深志工,學識飽滿,文武全才,對阿里山林業及鐵路文史尤有涉獵,是一部活字典。而過往一些謬誤說法或資料解讀,在他深入探討後常有進一步的更正,對幫助阿里山與林鐵解說內容正確性的提升,貢獻良多。
他經常在 Line 群組中提供阿里山林業及林鐵的史實再發現或更正,或是提供導覽解說的正確素材,為了讓更多旅行業領團人員(帶國旅團)或導遊(帶外國旅客團),以及相關解說員不再以訛傳訛,感謝他慨允,讓我以後可以擷取他的文章放在 賴鵬智的野 FUN 特區 部落格「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專欄裡,分享知識。
延伸閱讀: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式建築的櫛引、青海波、下麻苧-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下線」與「塔山下線」是同一條路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