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阿里山奮起湖聚落是台灣旅遊勝地之一,在台灣林業發展及林業鐵路歷史上佔有重要席位,奮起湖車庫更是遊客必訪景點。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及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資深志工王弘明老師撰文釐清一些解說奮起湖車庫歷史要注意的事情,蒙其慨允讓我貼文在部落格給更多旅遊界導覽先進參考。
奮起湖車庫歷史資料一二-王弘明撰寫
一、奮起湖車庫何時裁撤?
依據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林務局73林(人)字第04284號函,奮起湖車庫於民國72(西元1983)年12月1日起裁撤併入阿里山車庫,車庫主任一人精簡出缺不補,其餘人員及業務移撥阿里山車庫。
二、為何僅裁撤奮起湖?
柴油機車及蒸汽機車兩者所需車庫功能不同,柴油機車可獨自於外站過夜,蒸汽機車則必須「回家」(阿里山林鐵解說志工請參閱之前贈閱之《車庫園區&鐵路資料彙編》第三章—五座機車庫一節)。
柴油化的機關車調度運作,與蒸汽時代不同,奮起湖車庫功能喪失,因此保留頭尾兩車庫,而將原為一級車庫的奮起湖裁撤。
三、奮起湖機車庫重建於民國45年?
民國40(西元1950)年代奮起湖車庫流年不利,42(西元1953)年屋頂被風雨吹壞搶修,43(西元19543)年則是檢修溝,而民國45(西元1956)年的黛納颱風,整個阿里山受災嚴重,除動用飛機空投糧食,十字路水力發電廠也被土石流淹沒,奮起湖車庫則全垮,當然需要重建。惟百廢待舉,是否立即優先修復,尚須進一步查證,目前僅約略知道是民國51(西元1962)年提出重建工程決算。確實重建時間,請容得便時再進一步確認。
四、28噸蒸汽機車全部配屬於奮起湖車庫?
蒸汽機車在各車庫的配置,應會隨當前任務需求調整,若僅以某一時期之配置資料描述全時期,似嫌過於武斷,且阿里山車庫因任務需要,在蒸汽機車行駛時代,絕對都有配屬28噸機車,不可能全部配給奮起湖。
民國60(西元1971)年時,蒸汽機車已即將退役,斯時的阿里山車庫配屬有28噸三輛、18噸三輛、加藤式七噸一輛,其中17號、24號、29號裝配有沃辛頓(華盛頓)水泵,故稱28噸均配屬於奮起湖,恐過於輕率。
五、奮起湖車庫加煤台及水鶴位置?
目前奮起湖車庫旁加煤台,及外側水鶴位置,確實仍須再深入考證,因為由民國40、50年代,阿里山煤礦公司的草圖與現況似有出入,此有待進一步確認。
六、太子樓及排煙口何時拆除?
目前尚未見到何時拆除的相關記載,惟民國71(西元1982)年2月阿里山鐵路擬申請改為觀光鐵路時,交通部委派鐵路局會同林務局共約廿人進行考察。在會勘報告中,建議及改善辦法第24條,明確指出奮起湖車庫屋頂仍有34公尺長之屋脊通氣窗,柴油化已無需要,建議拆除以免颱風吹落石棉瓦,造成行車災害……。
七、何謂正同柱屋樑?
日據時期以後引進台灣之木構造建築,其屋樑結構分為「和小屋」及「洋小屋」,最簡捷辨識方式,和小屋之結構是所有木料不是垂直就是水平,而洋小屋必然有對角線之斜撐。而洋小屋依其結構不同,英文名稱以King(國王)及Queen(皇后)區分,日文稱為真束、對束,中文則稱為正同柱、副同柱。此請參閱歷次讀書會中,所提供之檜意森活村分享資料均有,或可請教林鐵處資深志工先進。
八、有油庫沒有砂庫?
油庫主要是儲存用量較大的柴油,供柴油機車使用;砂庫則是保存止滑砂,避免受潮結塊,供各式車輛使用。
三個車庫均有油庫及儲存止滑砂場所,如之前所述之民國71年會勘報告,嘉義車庫有三萬公升之地下油櫃兩座,10噸之儲砂場一處;奮起湖當時有地面油櫃1.5萬公升兩座,被建議應地下化以策安全,10噸之儲砂房一間,位於由車站方向進入之右側,嘉義分署資深志工或尚有印象;阿里山則有地下3萬公升油櫃兩座,20噸儲砂場一處。若對類似資訊有興趣,建議參考該份會勘報告,對瞭解阿里山鐵路轉型狀況甚有幫助,多位林鐵解說先進均已有相關資料。
九、車床、鑽床、銑(ㄒㄧㄢˇ)床、鏜床、刨床
從日據時期開始,各車庫配置有各式工具機,用以維修車輛機件,早期是以走高式總軸,由單一動力機提供動力,藉皮帶傳動多部機器,此類機器之功能各異,若要詳述恐費篇幅,因預定2025年4/23、4/26志工研習,在討論瓦特改良蒸汽機之至要關鍵時,會概略提到相關機器,屆時若時間充足再詳細說明。另一些老式之渦輪機(或稱透平),未必是使用於機關車上,當時各車庫也都有森田式蒸汽透平幫泵,應審慎辨識為宜。
作者簡介:
王弘明老師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及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資深志工,學識飽滿,文武全才,對阿里山林業及鐵路文史尤有涉獵,是一部活字典。而過往一些謬誤說法或資料解讀,在他深入探討後常有進一步的更正,對幫助阿里山與林鐵解說內容正確性的提升,貢獻良多。
他經常在 Line 群組中提供阿里山林業及林鐵的史實再發現或更正,或是提供導覽解說的正確素材,為了讓更多旅行業領團人員(帶國旅團)或導遊(帶外國旅客團),以及相關解說員不再以訛傳訛,感謝他慨允,讓我可以擷取他的文章放在 賴鵬智的野 FUN 特區 部落格「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專欄裡,分享知識。
延伸閱讀: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式建築的櫛引、青海波、下麻苧-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下線」與「塔山下線」是同一條路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日本時代阿里山開發計畫的濫觴者是「齋藤音作」、「齊藤音作」何者為正確?
2006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社區志工導覽訓練解說資源調查報告掃描檔,兼談我訓練解說員的基本理念
本網誌「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導覽解說」、「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解說員訓練」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