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某次研習的先進,對阿里山林鐵21號蒸汽機車使用的新燃料很好奇,他得到的訊息,這種稱為「生質煤炭」新燃料,熱值是7006卡,並不遜於傳統煤炭,優點是不會冒出黑煙,只會「產生白煙」,缺點是因燃燒完全,因此不容易形成「火母」(台語)。
先進想知道為何「生質煤炭」不會產生黑煙,真的只「產生白煙」嗎?此種「生質煤炭」與現今學術界與農業單位所關注的「生質炭」(或稱「生物炭」)有何不同?蒸汽機車使用何種煤炭較適合?
下圖:蒸汽機車的冒煙聲勢驚人,仔細觀察是黑白夾雜,兩者來源不同。(Katie Hosmer,2014,Powerful Train Engines Chug Through Beautiful Landscapes)
首先要說明的,一般蒸汽火車冒出的黑煙,其成份主要是燃料內雜質,及因未完全燃燒而產生的碳粒所致。早在1911年(阿里山鐵路尚未全線通車)的1月14日,即有署名「阿里山鐵道之旅客」投書給當時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表示:「隧道孔多,如今日之焚石碳,則煤煙濃密,旅客之苦痛者自不少」,建議阿里山線之客車改用油車。(徐聖凱,2022,台灣史研究第29卷第4期)。
其實對這份資料提到客運部份,更感興趣!因為大部分研究都稱,從藤田組時代至全線完工之前,僅有嘉義至竹崎推出客運業務,竹崎以上之山地線仍是「不負搭乘者生命安全」的「有慘鐵道」。理論上在1911年,「客車」應僅在平地線行駛而已,一般旅客應不會有「隧道孔多」的經驗,甚至感受深刻到要投書報紙,顯然這一段時期的阿里山鐵路,還有許多待解謎題。
下圖:蒸汽機車從問世開始,最令人討厭的就是濃濃煙塵。(Joel Tarr,2007,Controlling Railroad Smoke)
個人並不清楚21號蒸汽機車目前使用的「生質煤炭」成份與製造方式,從媒體報導知道是「木屑與煤炭屑壓製碳化而成之煤磚,經SGS檢驗燃燒總熱值不遜於煙煤且含硫分、灰份、揮發物含量低於煙煤標準。」媒體也附有英文名稱是Biowood Brique,惟Biowood也指重組複合木材,並不一定僅供燃料用。
同樣也不清楚「生質煤炭」製程中,是否有去除雜質的工序,但既然檢驗結果,含硫、灰份及揮發物質的數據都低,自是雜質含量較低才是。
現今對燃料所產生之汙染定義,與往昔蒸汽機車「烏煙直直請」(林清月,1941,歌謠拾遺)不盡相同,更重視含硫量、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及不同粒徑的懸浮微粒(Pm2.5、Pm10)等。理論上以木、碳組成的「生質煤炭」,若是在不理想狀況下(譬如氧氣量不正常)燃燒,仍會產生游離碳而有黑煙。而若「生質煤炭」燃燒完全,其廢氣也不會是濃濃的白煙,而是若有若無接近透明的煙氣,所以21號煙囪冒出的濃濃白煙,主要成分應是水蒸汽,若白煙真的是由「生質煤炭」產生,那事情就大條了!
下圖:不同狀況下的蒸汽機車排汽成份,沒有黑煙不代表就無汙染物質。(D. T. RANDALL,1908,THE BURNING OF COAL WITHOUT SMOKEIN BOILER PLANTS)
至於當前農業、環保與學術界力推的「生質炭」(生物炭),網路上資料頗多,如屏東科技大學的「農林副資材循環利用創值開發中心」,即介紹是將有機物(如木材、樹葉或枯死植物)在高溫下以很少或無氧的方式熱解產生木碳,因與傳統木碳生成方式不同,所以不會排放出甲烷及二氧化碳,仍將碳緊緊抓住。換句話說即是目前熱門的「固碳」,可減少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減緩地球暖化。
這一類生質木碳,通常是製成顆粒狀,用途是肥料、土壤改良劑、活性碳等,是埋在地下的「碳匯」;而21號蒸汽機車的生質煤炭,因與氧化合燃燒,仍會排出二氧化碳,並無固碳效果,兩者截然不同,所以在未釐清不同「生質」定義狀況下,難免會與重視環保的搭乘者各說各話,牛頭不對馬嘴。
下圖:有固碳效果之生質碳,與阿里山火車使用之生質煤炭不同,請勿跟遊客爭辯。(姜唯,2019,環境資訊中心)
除此之外,尚有一種也是稱為「生質」燃料的壓縮材料,在歐洲廣為應用,這種生質燃料主要成分是將粉碎的木料,壓製成木粒稱為「pellet」。這種木製顆粒使用時,並非直接燃燒,而是以類似阿里山鐵路早期那幾輛七噸機車,將木料轉化為烴類之木氣瓦斯,與二戰時期缺少石油地區使用的「瓦斯」車輛原理相同,只是現在的技術更精進,可將燃料更有效的運用。
下圖:奧地利生產的pellet專用爐具,圖以透明方式展現木粒及燃燒過程,下方類似油罐車,則是運送pellet的卡車。
至於先進參加研習被告知的「7006」卡熱質,與傳統煤炭比較,確為屬於熱質較高等級。煤炭分類以含碳量多寡,有不同之分類方式,較簡明說法是分為四類:無煙煤(anthracite),約有95%的成分是碳;煙煤(bituminous coal),約有85%是碳;褐煤(lignite),約有70%的成分是碳;泥煤(peat),僅有50%的成分是碳。
您或許會認為阿里山火車的「生質煤炭」不會產生黑煙,應該是雜質較少之故,所以跟煤炭對比,含碳量最純的無煙煤,應是蒸汽火車首選!很不幸的,不少專業文獻都表明,無煙煤並不適合蒸汽機車!應使用煙煤最為適當。
例如在1942年南京武學書局發行的《機車講義》:「如所用煤為無煙煤,加煤進入火室時,最好於機車下傾斜軌道,或停於車站為之,……機車行進間,絕不可用火棒撥動,如須撥動,需待火勢恢復原狀,機車方可動作……」。此份資料並未說明緣由及影響。
而在石毓印的《蒸汽機車工程學》(1935,中國鐵路崇實學社),則明確指出:「……無煙煤不適合作機車用煤,用之不但極不經濟,且效果最劣,根據實驗結果,鍋爐之壽命,尚不得其半,鍋內水銹之生成最烈,且所生成之水垢堅硬異常,極不易洗淨,而因硬質水垢黏著鍋壁,造成蒸氣不騰發而增加煤炭消耗量,損失亦甚烈,且因煤炭耗用量增加,火箱熱量增加,但鍋內熱量不增,水銹生成愈烈愈堅硬,鍋鈑容易損壞……」。
下圖:各種煤炭之熱質、灰份與硫份比較,煙煤之熱質最適合蒸汽機車。(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泛科學再製)
由上述可知,顯然熱值過高的燃料,反而不利蒸汽機車,針對此點,曾向幾位耆老請教,惟彼等並無使用兩種煤炭之經驗,甚至不確定所接觸是何種煤炭,因而無法瞭解在臺灣各鐵道或阿里山的實務狀況,僅有部分人士表示,無煙煤點火不易。而由先進在研習時,聽到「不容易形成火母」,猜測或許「生質煤炭」之熱值趨近於無煙煤,是否也會產生相同負面影響,就得請教有實務經驗專家了。
除了成份之外,煤炭的形狀是塊狀或粉末,亦有極大影響,此部分之前曾藉由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內,多份相關檔案記載說明過,就不再重複。
作者簡介:
王弘明老師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及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資深志工,學識飽滿,文武全才,對阿里山林業及鐵路文史尤有涉獵,是一部活字典。而過往一些謬誤說法或資料解讀,在他深入探討後常有進一步的更正,對幫助阿里山與林鐵解說內容正確性的提升,貢獻良多。
他經常在 Line 群組中提供阿里山林業及林鐵的史實再發現或更正,或是提供導覽解說的正確素材,為了讓更多旅行業領團人員(帶國旅團)或導遊(帶外國旅客團),以及相關解說員不再以訛傳訛,感謝他慨允,讓我以後可以擷取他的文章放在 賴鵬智的野 FUN 特區 部落格「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專欄裡,分享知識。
延伸閱讀:
新聞報導:記憶老火車風華再現 21號蒸汽火車頭重新馳騁山林間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式建築的櫛引、青海波、下麻苧-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下線」與「塔山下線」是同一條路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日本時代阿里山開發計畫的濫觴者是「齋藤音作」、「齊藤音作」何者為正確?
2006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社區志工導覽訓練解說資源調查報告掃描檔,兼談我訓練解說員的基本理念
本網誌「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導覽解說」、「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解說員訓練」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