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沾到人的氣味會妨礙其繁殖,真是如此嗎?

早年對產後女人有坐月子期間不可以碰水、洗澡、洗頭的限制,其實這種觀念是基於過去的生活環境和醫療水準不足衍生而來的。剛生產完的產婦身體較為虛弱;再加上以前的生活環境中沒有足夠的換洗衣物,也沒有熱水器和吹風機,洗澡須大費周章準備熱水,洗完也無法馬上將頭髮吹乾,因此洗澡對於已經極為虛弱的產婦來說可能不太適當,而有了一些說法來限制這件事。

夏天到了,尤其民俗所謂「鬼月」(農曆七月)期間,許多家長告誡小孩不要去溪流游泳或玩水,因為會有「水鬼抓交替」。無論父母是否真相信,不讓孩子在溪流戲水,主要還是避免小孩在陌生水域發生意外。

講以上兩件常民生活禁忌後,回頭談談生態旅遊規範。生態旅遊是結合環境解說與社區利益,以觀賞大自然生態與景觀之美妙為主,讚天地化育之美,觀萬物演進之妙,這其中有感性的心靈撫慰,也有知性的學習成長。而因為要接近大自然,在「無害距離」與「無害行為」下觀賞生態奇觀,就要有一些包括業者與遊客都須遵守的操作規範,限制業者與遊客的行為,避免對被觀賞的物種或環境有所干擾或甚至傷害,以維護生態旅遊本意。

生態旅遊的環境解說、體驗與操作規範都應植基於理性的科學知識,雖然可以因操作者(如解說員)個人特質(如幽默風趣、專長民俗諺語)而增加導覽解說過程中的樂趣,但不宜不求甚解、道聽塗說、以訛傳訛、加油添醋、穿鑿附會,將無稽之談作為解說或規範的內容,而讓錯誤的認知一再流傳,那就不是生態旅遊該有的知性效益。

賞螢活動在臺灣是生態旅遊重點項目之一,許多地方在每年賞螢季節藉著賞螢活動活絡地方經濟,同時也藉著解說,讓遊客理解螢火蟲是環境指標生物,為了延續牠們的存在,就必須對環境開發有所限制,對環境條件也要保護,這就達到環境教育的訴求,所以賞螢活動做得好的話,就是成功的生態旅遊。

不過有些講師或解說員,為了「強化」遊客行為規範,而擴大衍生莫名其妙的限制理由。例如為了不讓遊客捕抓螢火蟲,會說成「螢火蟲被人抓過後會留下人的氣味,就會被排斥而沒有異性螢火蟲要與之交配」,也有誇大防蚊液的氣味或沾到會傷害螢火蟲,甚至還有解說員誇大到說螢火蟲被燈光照到會死,只為了不希望遊客開手機(或手電筒)燈光。

「螢火蟲被燈光照到會死」這種無稽之談就當笑話,但「氣味說」我就請教螢火蟲專家陳燦榮老師,他說沒有看過相關的研究報導,估計都是各個解說員,為了避免遊客偷偷捕捉螢火蟲,及不希望過度使用防蚊液而自行發展出的說詞。

我也請教昆蟲專家王派鋒老師,他因研究需要,必須在野外抓螢火蟲回家飼養觀察,但他抓回家的從來沒拒絕交配繁殖過。

陳老師也說研究人員在飼養螢火蟲進行觀察時,多少都會用到手觸碰,並沒有發現拒絕交配的現象。另外,螢火蟲雖然主要是靠光傳遞訊息的,但是雄蟲在尋找雌蟲時,遠距離(看不到雌蟲光的時候),仍是靠雌蟲身上散發出的氣味(費洛蒙)來蒐尋的(昆蟲應該都是如此)。

陳老師指出,昆蟲在尋找配偶的過程都是一樣。雌、雄在相距較遠的距離,靠的都是氣咊(費洛蒙),到了兩者相近的時候就是靠視力。氣咮只是能讓雄蟲知道雌蟲的概略位置,真正確定雌蟲停棲的點,雄蟲仍然最後要靠視力獲得,日行性的昆蟲是如此,夜行性的昆蟲也是如此,就好比我們可以一進門就聞到房子裡有香香的氣咮,也可以循著味道接近廚方,但是到了廚房最後仍要靠眼睛才能找到香咮是從那一道菜或那個地方漂出來的狀況一樣。雖然可能沒有針對螢火蟲進行單一類群研究,但在昆蟲學裡對於昆蟲的視力及嗅覺是有論述。夜行性的螢火蟲,雄蟲利用氣咮接近雌蟲,但是雌蟲往往是棲身在低矮的草叢裡,此時雄蟲就需要靠視力去確認雌蟲的位置。人們在野外的賞螢活動算是在近距離觀看螢火蟲,此時若開燈就會影響雄蟲尋找雌蟲。

至於防蚊液的部分,由於其溶液為有機溶液,陳老師沒有做過實驗也沒有看過有關其氣味甚至直接噴灑到螢火蟲身上(或螢火蟲沾附到),是否會有影響的實驗報告。但陳老師個人目前覺得,若蟲子沾附到可能還是會有影響;由於有機溶液易揮發,其所產生的氣味「可能」也會讓螢火蟲不敢靠近。

我覺得一般人用防蚊液不可能在現場往螢火蟲噴,即使在進入賞螢區前噴或塗抹在身上了,只要不接觸到螢火蟲,螢火蟲應該少有沾到防蚊液的機會。而一般賞螢者在有規範下,是在賞螢步道上觀賞或行走,不會進入草叢區,應也不至於因為人身上的防蚊液氣味而使得螢火蟲嗅覺混亂,找不到對象。所以我認為不必如某些解說者渲染防蚊液對螢火蟲的傷害。

網路資訊另有建議賞螢時穿著長袖、長褲,不要噴或減少噴防蚊液的說法是「也可能把螢火蟲趕跑了,比較無法感受被螢火蟲環繞的感覺。」這點我接受,也許防蚊液氣味讓螢火蟲也趨避,而使得失去螢火蟲飛啊飛的自然靠近我們,甚至停在帽上或衣服上的驚喜。

底下這則文章就有錯誤內容(劃紅線處):

來源:城市中迷失的微光: 觀光產業與螢火蟲的蹺蹺板

網路上也可見這類錯誤說法: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uyapBlyah/posts/pfbid02Un9uzg2hmBFUogVpoRsqSombQodRqbZB1Ym4SwxcpwcLtNqCgUq59SP98Dq4Z6Qql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jakootw/posts/pfbid024DBTAGFNQ1jaRoVDb8NJnDf9E7sdfKa2sFSc4cTz6TZV9jSZrQKezsfF2aX6J1Q3l
來源:https://www.healingdaily.com.tw/articles/%E8%B3%9E%E8%9E%A2%E6%B3%A8%E6%84%8F-%E6%96%B0%E8%81%9E%E5%A0%B1%E5%B0%8E/

甚至連「親子天下」也「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到危言聳聽訊息:

來源:親子天下
來源:親子天下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khh.travel/posts/pfbid02EfJBj52Yr6fH2exTRdNEz9ibtHqKUt4aMRj9Y2rNU1bSJis43kJJ3kv3Dumtbdnal

另有為了讓遊客願意用紅色玻璃紙包覆手電筒,降低光害,卻說是因為螢火蟲看不到紅光,不會對其有影響。

來源:新北市農業局

陳燦榮老師認為這些內容可能都是網路上搜尋拼湊,然後小編用當下自己的認知來論述,而這些內容一定沒有找學者專家校稿過!

並非所有螢火蟲都看不到紅光,在陳老師的經驗,曾經晚上可以在寬闊的野外環境下,看到3~5隻黃緣螢、橙螢就在柏油路面發紅光的燈具上聚集,應該是有趨紅光可能。不過,並不是每一隻都會聚上來。之前,網路上曾有人討論手電筒有包紅色玻璃紙的必要嗎?這點,陳老師覺得還是有必要,因為不包的話賞螢環境光害亂象會更慘!結論就是最好不要開燈,萬一要開燈,至少罩上紅色玻璃紙的干擾比較低。陳老師進一步指出,吳加雄老師的實驗發現琥珀色(590 奈米波長)對螢火蟲的干擾更低,甚至螢火蟲看不到。

賞螢確實要有一些規範,以尊重賞螢倫理,保障遊客安全,也維護自然生態,注意事項請參考:

來源: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網站(有錯字:「手機或相機支閃光燈」應為「手機或相機之閃光燈」)

最後,我要申明一下,我不是贊成可以亂開人工光源照射螢火蟲或照路,也不贊成遊客補抓螢火蟲,也不希望遊客為了防蚊而亂噴、亂抹(或濫噴、濫抹)防蚊液,這些都該有規範,我寫此文,只是希望的講師與解說員不要過度渲染,或是創造不實說法,造成錯誤的自然教育,失去生態旅遊的意義。

延伸閱讀:

花蓮鯉魚潭賞螢活動是範例

優質賞螢區也需有優質賞螢客—以阿里山頂笨仔社區為例

阿里山頂笨仔社區賞螢收入結算

阿里山頂笨仔社區2017年繼續實施優質收費賞螢模式-4月1日開始

內灣螢火蟲季商家賺錢環境倒賠

觀賞特殊物種應有行前說明

全球現生檜木樹種到底是六種還是七種?

鯨魚噴水嗎?

Killer Whale應稱「虎鯨」或「殺手鯨」,不應稱「殺人鯨」

ChatGPT 對鰲鼓濕地的描述錯誤百出

綠島小夜曲不是政治犯譜寫的,指的也不是台東綠島

日本時代阿里山開發計畫的濫觴者是「齋藤音作」、「齊藤音作」何者為正確?

玉山一詞最早見於何籍?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台灣一葉蘭不是台灣特有種植物

植物「豬殃殃」名稱由來之辯證~江某老師撰文

福山植物園不是亞洲最大植物園

鰲鼓濕地不是世界七大,也不是亞洲或台灣最大濕地

馬祖藍眼淚非CNN選列世界15大自然奇景之一

阿塱壹古道不是阿塱壹古道

再談將俗名誤稱學名及解說植物藥用問題

生態解說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俗名誤稱學名

環境(自然)教育教材錯誤案例

生態解說員應有環境​教育素養

分享文章

1 則留言

  1. 螢火蟲解說員的亂象,由來已久。
    上過幾個小時的解說員訓練,不一定有經過考核,就開始上場解說,當然亂象叢生。
    最誇張的是一堆都說不能開燈,開燈螢火蟲會死掉,甚至還會說走步道不能開燈,還說不會有蛇沒關係…..野外最好沒有蛇,只是運氣不好沒遇到吧…..雨傘節、龜殼花都是山區很常見的蛇類啊~!!!
    就算沒有蛇,總有石頭、坑洞或樹根,也有可能會讓人跌倒、扭傷,或是摔下山谷,這沒有風險性嗎?當然有,當然應該要用燈照,只是建議盡量遮光,讓燈光弱一些,至少要能看清楚路況吧。螢火蟲活耀的季節,我常用手電筒弱光,加上手掌遮光,把亮度減到我可以看見路減少對螢火蟲的影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