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口的呢喃-王弘明撰

早年登玉山的「新高口」在何處?新高口即是自忠嗎?還是石山服務站?或是現今位於塔塔加的玉山登山口?別說一般民眾疑惑,連某公家單位與國內知名登山圖資出版社,在民國90年代聯合出版的「玉山」一書中,內附的精美的地圖,就錯誤標註【自忠(新高口)】。

下圖:不少人以為新高口是自忠,或由塔塔加登玉山的步道口。攝於2005年

曾是多條林場線輻輳之地的新高口,人口密度應不低於自忠才是,何以竟然現今連個地標也無?在林雙不(筆名碧竹,原名黃燕德)於民國64年發表的《雪峰半月》一書中,記述他於寒假暫居於自忠的招待所期間,到《水山》去拜訪採收愛玉的徐村長,所走的路是由雪峰(今日的自忠)走四公里鐵路到新高口,再由新高口一路往下衝了兩個多鐘頭才抵達《水山》,每年花六十多萬元跟林務局標購愛玉的村長,告訴他採收處理好的愛玉,是以人工揹上新高口,再走到自忠由火車運出。此處的《水山》,應是現今登山客口中的秘境白雪村。

下圖標註(3)自忠招待所的房舍,就是林雙不寄居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從這段敘述可知,當時哆哆咖線在新高口已無客貨運服務,僅僅是鐵路途經的一個叉路口,他記述村長說原本白雪村有四、五十戶,也曾有鐵路到達。此鐵路即是現今通稱的「霞山線,但是在檔案中(至少在民國五十年代之前),卻都稱為「水山霞線」,由林雙不的著作研判,顯然「水山霞線」比「霞山線」更為合理。

舊檔內有張民國43年的林班分區巡視圖,是五萬分之一的詳圖,且繪有各林班分界,探討昔日山林,林班範圍是重要判斷依據,有些調研學者僅依靠GPS定位,未必能精準還原往日林場線,或是集材作業的正確位置。在此圖中,有四條林場線已變成道路,分別是眠月下線、32林班以北的塔山/眠月線、大瀧溪線,以及水山霞線。

下圖:民國43年的林班分區巡視圖南側部份,水山霞線已非鐵路而是道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與嘉義分署的監測志工分享此圖,這些山林中的穿山甲,立馬傳來許多他們探尋走過的軌跡圖。我們共同好奇的是水山霞線在7K以後,於民國39年的圖資上繪有兩個分叉,分別往東南與西南,監測志工先進表示往西南的方向,確實可連接今日的特富野步道,這也符合民國60年代,提議開發此環狀步道,以提升觀光效益的說法。至於往東南的方向,是否有通到今日的白雪村?由於自己沒有能力判讀他們的圖資,只好期待他們確認了。

下圖:嘉義分署監測志工提供的圖資/林明儀

七十年前花蓮分署的前輩,花了9天時間橫貫台灣,由卓麓到阿里山,他們留下的行程規劃,提供新高口到阿里山的珍貴訊息,譬如當時新高口已無住宿設施,在東埔才有接待所,鹿林山有空軍通訊員及測候所,兒玉(自忠)有車站、派出所及林場招待所。嘉義地區的先進或可效法,也走一趟去回訪!

下圖:民國44年4月24日至5月2日,花蓮山林管理所前往阿里山路線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由民國43年的「水山霞線」已成道路,表示該線的伐木工作早已結束,隔不久「水山支線」也停止伐木,民國44年5月底阿里山林場發令,謂支線待運木材僅剩一百餘立方公尺,且也不再使用,毋須抽換鋼軌枕木,這份公文無疑是水山支線的休止符。

阿里山的林木資源,二戰時大肆砍伐後已大為減少,民國42年的會議紀錄中,阿里山林場徐場長表示,嘉義的第一製材所已面臨無材可製窘境,因此林產管理局下令八仙山林場,每月提供兩百立方公尺木材給嘉義,顯見阿里山的林木資源已枯竭,雖以新闢楠梓仙溪新伐區苦撐,但也僅延遲十幾年,就停止直營伐木了。

伐木已近尾聲,意外的民國42年卻新設自忠工作分站,既已無木可伐,為何增設新單位?莫忘了山林經營,除伐木外尚有造林、林相變更等育林工作,早在光復之初,有關當局即注意到山林保護與復育重要性,只是執行未必落實,當時的省主席吳國楨非常重視造林,親自下令務必落實,因此各地紛紛採種育苗,僱工種植及刈草等等,自忠分站即是為了造林而新設,探索林業歷史,切莫僅知伐木,而忽略其他林業措施,以免研判遺跡時產生誤差!

下圖:省主席發令加強造林工作之指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下圖:民國42年2月10日成立的自忠工作分站戳章(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延伸閱讀:

《高山青》作詞者鄧禹平的世紀絕戀-王弘明撰

至情無聲-《高山青》與《岳陽樓記》的牽拖-王弘明撰

「阿里山」與「高山青」的由來

阿里山的運材車全部改成貨車嗎?-王弘明撰

阿里山運材車「蜈蚣腳」-王弘明撰

阿里山有堀田式索道嗎?-王弘明撰

夜奔祝山-王弘明撰

阿里山是否為臺灣第一座林場-王弘明撰

揪團、鳩團哪個字對?

搭東埔線登玉山?-王弘明撰

阿里山二萬平的「三友居」在何處?-王弘明撰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式建築的櫛引、青海波、下麻苧-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場鐵道支線確曾有過「松葉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三高」解說員與滅火神槍-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下線」與「塔山下線」是同一條路線-王弘明撰

蒸汽機車的動力型式-王弘明撰

阿里山木材誰砍得多——日本政府抑或中華民國政府?-王弘明撰

1925年日文《阿里山事業概況》中譯內容

阿里山紅檜巨木群樹齡大翻盤~嘉義大學研究報告摘錄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日本時代阿里山開發計畫的濫觴者是「齋藤音作」、「齊藤音作」何者為正確?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神木頌」碑文「天光國挨」什麼意思?

本網誌「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導覽解說」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