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事件—畫山的人-王弘明撰

【登山家讚賞自己,愛山家讚賞山,兼有兩者就是寫生家吧!】

約十年前,棄置於阿里山貴賓館地基下的兩幅殘破油畫,被台北藝術大學調查團隊發現,其中多多羅義雄的作品,文化部在2022 年7 月指定為重要古物。若硬要作比較的話,這幅油畫的文資地位甚至高於貴賓館。多多羅義雄畫作名稱為《新高山》,另一幅由小早川篤四郎的畫作名為《新高山遠望》,為何兩人均以玉山為作畫題材,其中是否有特殊緣故?

下圖:多多羅義雄《新高山》,文化部列為重要古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明治維新後,日本的近代畫壇也興起「山岳」畫作風潮,部份山岳畫家先後來台,如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鹽月桃甫、木下靜涯等,這些人或擔任教師,或兼任畫展審查,對台灣近代畫風影響深遠。

其中以石川欽一郎的影響最深,他的作品在1907年入選第一回日本「文部省展覽會」,同年被日本陸軍派至臺灣擔任翻譯工作,並兼任總督府中學校、國語學校的圖畫教師,致力於推動西畫,山岳也是他的繪畫題材之一,許多弟子如藍蔭鼎受其影響,將台灣山岳融入畫作中。他曾經說過:「登山家讚賞自己,愛山家讚賞山,兼有兩者就是寫生家吧!」

下圖:石川欽一郎/維基百科

另外,日本臺灣總督府籌畫成立國立公園時期,從日本聘請知名畫家、攝影家、作家等來台宣傳。其中畫家有日本著名的山岳畫家丸山晚霞、岩田秀耕、藤島武二、平井榴所、生出大璧、岡田紅陽、吉永瑞甫等人,這批人以台灣眾多高山為題材,玉山、阿里山則是必畫山岳。

下圖:丸山晚霞的《新高阿里山風景 緋櫻と石楠花》,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

而在台灣出生的日本畫家,也有不少人以山岳為題材,例如長期居住於嘉義的松ケ崎亞旗,台中的州的松本光治等人。據說松ケ崎亞旗曾有幅作品,原先以為是畫海邊,經學者發現才知畫的是塔山雲海。

上述的日籍畫家,不少人出身日本長野縣,如鄉原古統、木下靜涯、清水雪江、大澤清高等,或許是受家鄉地貌風土影響,對山岳情有獨鍾,而台灣的眾多高山中,玉山及阿里山是最受喜愛的題材,這些畫家把阿里山作為取景包廂,留下不少遠眺玉山畫作,阿里山得地利之便,也頗受青睞。所以貴賓館的兩幅畫作都以新高山為題,就毫不意外了,但其實除了玉山、阿里山外,塔山因其獨特地景與雲海,也常被作為創作題材,在日據時期,更曾引發「塔山事件」。

當時有位居住嘉義的畫家常久常春,生卒年不詳,從第一回臺展開始,先後七度入選於臺、府展,原本他以花草寫生畫為主,自臺展第六回起,雄心大起打算以五年時間,連續提出以新高山和阿里山為主題的大景觀作品。

在第六回臺展提出《新高山》如願入選,但第八回以《塔山》為題的一組雙屏風,卻僅錄取畫作的一半並被要求將定價折半,引起畫壇喧嘩,也被報紙廣為報導,如臺灣日日新報的〈2折1座屏風的東洋畫只入選陳列 1半/褻瀆神聖的藝術心/塔山的畫家、常久常春憤慨〉。

下圖:常久常春的完整《塔山》作品,第八回台展中僅錄取其右半部。臺灣日日新報1934年10月24日第7版

一幅畫作僅被錄取一半,同時還被要求將定價折半,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會引起議論,當時擔任評審的的鄉原古統表示,是為了解救畫家,因此才選較好的一半入選,被時人譏為是評審的溫情主義。常久常春直到五年後,1939年才再度以《中支印象》入選第二回府展,是否受此事件影響而沉寂,就有待考證了。

下圖:常久常春被錄取的右半部。中央研究院 台展資料庫

而台籍畫家以山岳為題材也不少,嘉義的陳澄波眾所皆知,另外如臺中的陳慧坤,還有林玉山、藍蔭鼎、楊三郎也都曾以玉山入畫。光復初期的重要畫展作品中,雖不乏台灣其它高山,但以玉山及阿里山周遭最多。隨國民政府渡台的畫家如黃君壁、馬壽華,也有以阿里山為題材的作品,其中黃君璧曾與蔣中正一起上阿里山,蔣宋美齡在貴賓館內自辦自賞的畫展,即是由其指導。

此外在台北大稻埕出生的呂基正(1914 – 1990),年輕時赴日學畫,曾在廈門擔任日軍通譯,二戰後回到台灣,也熱切投入高山畫作,他開班授徒並兼任藝專教授,帶領學生、畫友到各處高山寫生,推動山岳作畫不遺餘力,是討論山岳畫家時,絕不能遺漏的重要人物。

上述以山岳作為題材的畫家,對象尚有次高山(雪山)、大霸尖山……等等,但東亞第一高峰的玉山,無疑是最醒目焦點。阿里山以有火車可達交通之利,且適宜眺望玉山連峰,本身地景資源也豐富,自是山岳畫作中常出現的佳客。

(編按:日本人稱玉山為「新高山」,雪山為「次高山」。請參考「新高山與次高山的命名由來」)

延伸閱讀:

《高山青》作詞者鄧禹平的世紀絕戀-王弘明撰

至情無聲-《高山青》與《岳陽樓記》的牽拖-王弘明撰

「阿里山」與「高山青」的由來

新高口的呢喃-王弘明撰

阿里山的運材車全部改成貨車嗎?-王弘明撰

阿里山運材車「蜈蚣腳」-王弘明撰

阿里山有堀田式索道嗎?-王弘明撰

夜奔祝山-王弘明撰

阿里山是否為臺灣第一座林場-王弘明撰

揪團、鳩團哪個字對?

搭東埔線登玉山?-王弘明撰

阿里山二萬平的「三友居」在何處?-王弘明撰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式建築的櫛引、青海波、下麻苧-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場鐵道支線確曾有過「松葉線」-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三高」解說員與滅火神槍-王弘明撰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下線」與「塔山下線」是同一條路線-王弘明撰

蒸汽機車的動力型式-王弘明撰

阿里山木材誰砍得多——日本政府抑或中華民國政府?-王弘明撰

1925年日文《阿里山事業概況》中譯內容

阿里山紅檜巨木群樹齡大翻盤~嘉義大學研究報告摘錄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日本時代阿里山開發計畫的濫觴者是「齋藤音作」、「齊藤音作」何者為正確?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神木頌」碑文「天光國挨」什麼意思?

本網誌「王弘明阿里山亂彈」、「導覽解說」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